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财经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国内 >

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福田发布“新倍增计划”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时间:2021-05-18 15:40:42

经济增速从“逐步趋稳”到“稳中提速”,空间资源从“无地可用”到“潜力大增”,创新要素从“凤毛麟角”到“雨后春笋”,近年来,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福田区经济土壤正发生着显著的“质”变。

日前开幕的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要全力实现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近日,福田区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出台《福田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倍增计划(2021-2023年)》,计划在3年内通过6大领域要素倍增,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推动辖区产业结构根本性优化转型,力争到2023年,科创、金融、时尚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20%、40%、20%左右。

超前布局,前瞻早起步,“八项倍增计划”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2017年11月,福田区出台《福田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项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涵盖产业空间、产业资金、研发投入、国高企业、孵化平台、技术改造、上市企业、人才引进等八大领域、21个指标。

通过3年努力,“八项倍增计划”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至2020年,福田区政府持有产业空间从50万㎡增至108万㎡,财政扶持资金从12亿元增至36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3亿元增至70亿元,国高企业从1063家增至1313家,孵化平台从22家增至50家,技改投资从2.43亿元增至21.5亿元,上市企业从72家增至86家,“福田英才”认定数从1046人增至2019人。

福田区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营商环境也实现全方位跃升。2020年,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4754.16亿元,排名全国中心城区第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7亿元,持续领跑全市;进出口总额近7000亿元,稳居全市第一;人均GDP突破28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4倍;地均GDP60.44亿元/平方公里,为全市平均水平4倍;地均税收20.03亿元/平方公里,稳居全市各区之首。

抢抓机遇,再上新征程,“新倍增计划”加快高质量发展

今年,福田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和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重大发展机遇,推出《福田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倍增计划(2021-2023年)》,打造城区增长新引擎,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蹄疾步稳踏上新征程。

“新倍增计划”聚焦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培育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新动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空间、人才、资本、技术、数据、服务要素供给数量和质量,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根本性优化转型。主要特点也十分鲜明。

以高质量要素供给为核心,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再提升。立足新发展阶段,在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关键时期,针对福田区最为突出的产业结构短板问题,把改善供给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转变对传统要素投入的依赖,大力培育发展新型要素形态,推动辖区要素投入转型升级,实现向更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以三大产业为重点,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再升级。牢牢把握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聚焦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通过研发投入、直接融资、产业空间等倍增计划,引导资源要素向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先进生产力集聚。力争到2023年,科创、金融、时尚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20%、40%、20%左右。

以资源配置为突破,实现供给侧改革再深化。围绕空间、人才、资本、技术、数据、服务六大领域,设置18方面、43项具体指标,明确实施路径和任务目标,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带动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促进要素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推动辖区有效供给。

深化改革,积储新动能,“六大领域”再促要素高效配置

空间要素“多元化”。通过城市更新再增200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政企合作共建20栋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的专业楼宇和总部楼宇,打造100万平方米低成本创新创业空间,多渠道筹建1.3万套人才住房和保障房。

人才要素“高端化”。多措并举引进科研团队领头人、国内外院士以及各领域高层次、国际化、紧缺型人才,培育引进金融、科技、时尚等支柱产业高精尖人才,“福田英才”增至3600人。

资本要素“规模化”。支持深交所深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鼓励优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做强做优,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用好国务院授予的债券“直通车”激励机制,上市企业增至100家、后备企业增至400家。

技术要素“前沿化”。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服务好国家级科研计划和大科学装置项目,深化国际研发交流合作,促进知识创造、研发转化和市场应用深度融合,推动专利提质和海外布局,各类创新载体增至400家,高价值专利增至600件。

数据要素“场景化”。夯实数字基座,发展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制造、引进黑灯工厂,较大规模先进制造项目增至20个,政务大数据中心容量增至300机架,WiFi6无线政务网络实现全域覆盖,依托福田政务数据开放创新实验室开放应用场景增至80个。

服务要素“智能化”。建立全周期、全链条、全行业的企业服务云平台,提升产业政策系统性、精准性和导向性,培育支持商协会发展,引进会计师、律师等专业领域有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世界一流行业协会,国际行业组织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增至6家。 (记者 赵新明 陈烨 吕甜)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5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