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财经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国内 >

年内76家公司宣布购买或设立私募 专家提醒“双刃剑”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时间:2021-07-13 10:38:44

今年以来,A股震荡上行,上市公司购买和设立私募的热情依然不减。根据WIND统计,截至11日,年内有76家公司宣布出资认购或者成立私募基金,同比翻倍。从投资收益来看,既有公司因此而大赚,也有公司遭遇亏损。

根据记者梳理,上市公司投资私募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购买证券私募基金,二是设立私募股权基金。

展鹏科技2月2日公告,公司认购上海于翼资产管理的东方点赞12号证券私募1000万,同时认购泓澄投资管理的泓澄优选10号私募1000万。

宁德时代5月13日公告,基于看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全资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10亿元参与设立了宜宾晨道新能源股权投资。

金地集团6月2日公告,子公司深圳威新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3亿元,参与投资设立纽尔利新策创投。本次标的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20.88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司因为投资私募而大赚。如柘中股份最近一个半月股价暴涨翻倍,这就与公司此前投资的私募基金参投企业上市密切相关。7月5日,公司发布修正业绩预告,修正后上半年盈利2亿元至2.3亿元,同比暴增8191.19%~9434.86%。

对此,柘中股份表示是因为自己参投的两家企业上市,使得业绩大增。具体来看,公司参与投资的苏民投君信所投的皓元医药、力芯微6月在科创板上市。此外,公司投资的辽宁中德产业所投的碳化硅公司山东天岳也有望登陆科创板,而公司持股5760万股的上海农商行已启动招股。

还有上市公司斥巨资购买私募却收益甚低。如天创时尚日前公告,近日收回纽富斯均衡致胜策略12号私募全部投资份额暨本金1.5亿元及本期收益154万元,其近一年的收益还不如存款利息。

当然,也有上市公司因购买的私募产品而业绩受累。如中来股份1月10日晚突然宣布,公司去年初斥资2亿元认购的四只私募产品先后爆雷,从而导致公司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2.71%-62.99%。

其实,上市公司投资私募产品不乏爆雷案例,其中3年多前的国民技术前海旗隆失联案导致公司出现巨亏。此外,2019年,上海洗霸、中原内配、四方达踩雷了同一家私募产品,导致相关公司股价大跌。

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投资私募基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上市公司投资的私募业绩不理想甚至出现爆雷等情况,将会给相关公司业绩带来冲击。毕竟,私募基金具有较高风险,非保本保收益产品,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都不应轻信所谓“兜底”的承诺。

深圳一位私募高管则提醒,“当前不少私募产品都设有预警线和清盘线,投资者在购买私募产品时应关注合同中预警止损机制的条款。” (记者 陈燕青)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5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