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财经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国内 >

本轮疫情波及11省份,今冬明春或有新冠、流感叠加风险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1-10-25 00:17:30

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

对于此轮疫情,在10月24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此次疫情一是波及范围广,目前发现的跨地区感染者绝大多数与旅游团或自驾有关,潜在风险人员的跨地区流动性大,涉及到的省份较多,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二是传染性强,本起疫情的病毒为德尔塔变异株,部分病例的呼吸道样本病毒核酸载量高,提示病毒排毒量大、传播力强,在暴露人群中引起续发传播的风险高。

传播链总体比较清晰

虽然疫情源头目前还在流调溯源中,不过传播链总体比较清晰,大多与旅游相关。截至10月23日24时报告的133例感染者中106例与旅行团传播链有关,涉及到13个旅游团或自驾游。

与此同时,据吴良有介绍,根据现有的流调和病毒测序结果,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内此前疫情的同源性低,提示本次疫情是由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

“从这次德尔塔病毒在全基因序列上与国内之前的病毒不同源可以看出,我们之前的德尔塔病毒相关疫情的确被清零了。由于国外疫情不断,我们面临的风险关键还是输入环节,同时发现病例后要迅速切断传播路径,才能控制疫情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传播。”一位流行病学专家表示。

此轮疫情发生后,中国依旧上下一体启动了应急防控措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第一时间派出强有力的工作组,赶赴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等4个省份指导支持地方开展几方面的工作。

“对目前未发生疫情的地区,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强化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区域协查,从严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坚决防范疫情输入扩散。”吴良有表示。

此外,交通部已经切断了中高风险区对外道路客运。据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在上述会议上介绍,疫情发生后,交通部第一时间暂停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开展对外道路客运服务,暂停中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跨城公交、出租车、顺风车业务。对中高风险地区轨道交通和城市公交站点实施跨站、甩站运行,全力切断疫情传播渠道。

截至目前,甘肃的兰州、嘉峪关、张掖市,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市、额济纳旗等地,已经全面暂停道路客运服务。

相关区域的旅游更是启动了熔断措施。

在上述会议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司长刘克智表示,此次严格执行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对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立即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该省(区、市)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截至目前,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分布在北京、内蒙古、贵州、甘肃及宁夏等五省(区、市),相应地,上述五省(区、市)均已暂停跨省旅游经营活动。同时要求,从10月23日起,全国暂停经营旅游专列业务。

秋冬季新冠与流感叠加

目前,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还处于高位水平,境外疫情输入中国的风险持续存在。特别是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不断出现,为疫情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此外,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冬季后,流感病毒正在抬头。

“进入2021年以来,流感的活跃度在增加,有些国家已经出现了流感的流行。我国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3月以来,全国流感活跃度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尤其是9月份以来,我国南方一些省份流感活跃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专家综合研判今冬明春可能存在流感流行的风险,如果再出现新冠的话,可能出现叠加的风险。”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上述会议上表示。

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接种之后,可以降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不过,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一直不高,这给流感的流行带来了机会。同时,王华庆提醒,接种新冠疫苗也不能代替流感疫苗。

另一方面,国家也正在加强新冠抗体的水平,推行加强针的接种,进一步提升新冠疫苗的保护力,以缓冲秋冬季节的新冠疫情与流感疫情的叠加。

王华庆认为,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看,随着接种疫苗时间的推移,一些人的中和抗体水平在下降,保护效果在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免疫可以提高抗体水平,是快速让抗体水平反弹的一项措施。对于新冠疫苗的最佳接种程序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

不过,王华庆认为,一个理想的疫苗,在通过全程免疫后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即使后面需要加强,它的加强剂次也有限。所以希望将来有更好的疫苗,有更好的接种程序来达到牢固的人群保护效果。不断地加强免疫、不断地开展加强接种不是我们最终的选择。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5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