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财经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国内 >

东方快评丨“双十一”套路多,该泼些冷水了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1-11-05 15:00:00

11月11日虽然还未到来,但各大电商平台已陆续拉开了“双十一”购物节的帷幕,一些消费者已经或者正待开启“买买买”模式。为守护安全、畅通消费,中国消费者协会提请广大消费者不迷信双十一低价,并呼吁商家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11月4日中国青年报)

中消协的这份友情提示可谓是“及时雨”,为不少“剁手党”指点了迷津。结合近几年消费维权及投诉情况,共梳理出了六点注意事项:“低价”不可迷信,得实惠要多对比;促销规则套路复杂,下单前需看清楚;限期商品谨慎囤货,“剁手”前要巧规划;面对促销短信骚扰,留证据且可举报;直播带货良莠不齐,围观时保持冷静;关注商家售后服务,有纠纷及时维权,可谓个个精准。

的确,近几年“双十一”是越来越火,随之套路也是越来越多。可以说“双十一”已经完成了从“光棍节”向“剁手买”的蜕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俨然一片大型促销活动。大火之下,价格“先涨后降”、优惠券“门槛”、“尾款人”等迷之操作扑面而来。

在众多的套路里,“低价迷信”屡试不爽。在商家们精心设计的“促销节”设定下,消费者被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的宣传迷雾中,给消费者制造“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预期。有“先涨后降”的,有花式“买赠”的,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本想薅羊毛,结果发现肥羊竟然是自己,这类价格套路是“多么痛的领悟”。

随着价格陷阱被识破,相关的套路变种也日益增多。以当下现行的红包、优惠券、“满减”等为例,看上去的优惠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假象”。作为预热,每年“双十一”都会提前退出类似攒金币兑红包之类的活动,连续弄好几天,最终发现“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红包一毛五”,而且有的红包还有消费限定。再者,有不少人为了凑够满“200减30”误拼了“满199减20”的单。套路之深,防不胜防。

面对“双十一”的套路,是时候该泼一泼凉水了。广大消费者应擦亮眼睛,别总被“低价”“钜惠”忽悠,实惠与否和之前的价格一比就明了,“种草”得是认真的。再者,要养成“按需消费”的理性消费观,对一些保质期较短的商品别盲目凑单,避免剩一大堆“过期”产品。最后,商家们确实应该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切实通过让利和提供高质量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享受实惠,为自己赢得口碑。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5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