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财经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国内 >

产业基金推动科创成果转化,临港新片区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生态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1-11-05 16:30:40

在临港新片区这片向海而生的地方,已经形成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前沿产业群。

各个前沿产业国内外的领军企业,如宁德时代(300750.SZ)、中微公司(688012.SH)、特斯拉、地平线等齐聚新片区,随着最新一批新落地项目建成投产,各大产业新动能源泉持续释放。

当前,为实现“双碳目标”,上海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开发建设,培育“一环”“六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其中,临港在“一环”“六带”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定位为综合性功能区域,将重点发展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科创产业。

氢燃料汽车发展初期离不开资本力量的赋能。由临港集团和交大产投共同发起的上海临港智创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交大临港产学研基金”),定位为通过资本投入的方式助力临港集团与高校产学研融合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科创项目的功能配套类基金。

“我们希望通过产学研推动科创成果转化落地,为处在早期的氢能源科创企业提供创业载体和政策支持,洞悉他们发展进程、陪伴其成长,以期进一步了解价值,作出基金投资合理决策,通过资本力量推动科创成果转化落地。” 上海交大临港智能制造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一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说道。

为新片区导入前沿技术,瞄准投资初创型氢燃料汽车企业

氢能被视为最终极的清洁能源,相比太阳能、风能,氢能在制氢、储备等环节更具优势。具体到氢燃料电池汽车,其具备运行中零排放、高效率等优异特性,更适用于长途、重载、商用等领域,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将与电动汽车长期并存互补。

交大临港产学研基金是一只临港新片区的重点产业投资基金,由临港集团和交大企业发展集团共同发起,该基金定向投资于高校产学研融合成果的孵化、转化、产业化科创项目,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目前主要的储备项目以氢燃料电池项目为主。

黄一麟对记者说:“交大临港产学研基金主要从高校导入一批早期项目,引入孵化后提供创业载体和政策支持,在陪伴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洞悉技术成色,对具备价值的项目予以资金支持,最终实现科创成果转化。”

据他介绍,早在2016年,临港集团便开始筹备搭建这个产学研平台,最初引进10多家公司。2020年上半年,基金成立开始投入。

具体到基金管理,黄一麟表示,产学研基金进入企业偏早期,单家企业的投资规模不会太大,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基金期限为8年,其中投资期5年,退出期3年,延长期2年。

在黄一麟看来,在科创企业发展过程中,观察企业发展和开拓的客户,对细节的判断能更好地识别技术产业化前景。“高校集聚了一批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交大现在也是教育部的产学研的试点单位。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人才集聚、企业集聚、技术集聚形成真正的高科技产业园。”他说。

目前,上海氢晨、上海治臻、上海唐锋、镁源动力等20多家围绕氢能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企业齐聚临港新片区,囊括了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其中,交大临港产学研基金已向上海氢晨、上海治臻、上海唐锋进行投资。

积极打造布局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氢能产业建设

近年来,国家政策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关注度快速提升,赋予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更高的战略地位。此前,上海发布了《临港新片区打造高质量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称《方案》)。《方案》计划,到2025年,将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上海氢能发展先行先试区、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引领区。在技术领先度、产业集聚度、设施完备度、应用覆盖度等方面领先全国,在新能源制氢储氢、管道供氢、分布式和热电联供等领域率先示范并形成行业标杆。

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化进程发展迅速,海内外协同创新的趋势已经形成。目前,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临港新片区的首个千亿级产业。今年1~8月临港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值已达968.7亿元,预计前三季度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临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最受瞩目的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各国的氢燃料汽车发展水平,国内的技术和全球先进技术相差不大,大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随着燃料电池上下游企业的不断入驻,组合成无缝衔接的供应链,新片区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氢燃料汽车产业园。”黄一麟说。

从先行先试到综合示范,新片区的氢燃料电池试点正在有序展开。根据《方案》,在“十四五”期间,完成150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建成各类型加氢站点14座。

在氢能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申能集团、临港交通等企业提供氢生产、运输和存储,今年8月,临港新片区首座加氢站——平霄路油氢合建站已启动建设,预计2021年底建成投运,首批6台氢燃料公交车也即将投入运营,东海大桥集卡也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场景聚焦的重点。

一直以来,除制氢成本问题外,中游环节的储氢和运氢,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下游的应用端体量小、数量少等因素成为了制约了氢燃料汽车规模化铺开使用。而新片区内氢能应用场景十分多样,仓储、港口码头在区域内较为集中,同时因临港新片区离市中心区域较远,长途交通出行需求推动了氢燃料汽车发展。

“目前,氢能产业扶持方案即将发布,方案旨在打造氢燃料汽车特色园区,把集聚度体现出来。”黄一麟说,“通过导入高校的优质项目推动技术发展。未来,我们希望在货运车、冷链车的燃料电池卡车环节先行使用,从物流、港口,可以形成数据采集、反馈。”

打开第一财经APP,阅读体验更佳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5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