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盘回暖,主要指数全部上涨,当然,涨幅依旧不大,箱体震荡格局未变。在大盘回暖过程中,个股开始活跃,尤其是中小盘股成为表现最好的板块。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新股接连破发后,市场对新股信心大幅下降,申购人数有所减少,中签后放弃的数量也有所增加,但是,新股却突然转好,本周上市的新股全部上涨,且平均涨幅超过100%,可见,对于新股破发不必恐惧。
周线收阳小盘股活跃
图说:上证指数周K线图
本周大盘探底回升,上证指数周三盘中最低跌至3448.44点,随后就开始反弹,收盘跌幅收窄;周四上涨40点,一举收复3500点大关;周五最高上摸3543.65点,3天里上下震荡百点。上证指数周五报收3539.1点,周K线收阳,结束了之前的周线2连阴,本周涨幅为1.36%。
图说:深证成指周K线图
深证成指周五报收14705.37点,本周上涨1.68%;创业板指数周五报收3430.14点,本周上涨2.31%。尽管本周指数全部收阳,但涨幅并不大,箱体震荡格局依旧。
本周个股普涨,上涨股票比例高达八成,表现较好的是小盘股,周涨幅超过20%的128只股票,千亿市值只有保利发展1只,超过七成都是市值低于100亿的小盘股。
图说:沪深300指数周K线图
图说:创业板指数周K线图
这一点在分类指数中得到充分体现,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和中证100指数,本周涨幅均不到1%,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经过前期回调后,本周涨幅高达4.17%;代表中盘股的中证500指数,本周涨幅也达到2.36%。
事实上,这也是今年至今的特征,中证10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今年至今涨幅超过10%,而中证100指数,今年至今下跌12%。
本周新股平均涨幅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新股,上周新股接连破发,让一些人放弃打新,本周新股发行数据显示,科创板、创业板新股申购人数比之前大约减少了100万——200万人,同时,上周开始中签的新股,也有不少人弃购。
然而,市场总是和人开玩笑,就在大家对新股信心下降的时候,新股却突然回暖了,本周上市的8只新股上市首日全部上涨,而且,平均涨幅超过100%。8只新股平均发行价为23.99元,上市首日平均收盘价48.66元,平均涨幅103%,其中,4只新股涨幅超过100%,涨幅最大的金埔园林,上市首日上涨175%,涨幅最小的镇洋发展,上市首日涨幅44%。
从10月22日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发开始,到上周总共有9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其中有些股票已经回升到发行价之上,如争光股份,发行价36.31元,11月2日上市开盘价32.2元,收盘价36.09元,均低于发行价,但是,本周大幅上涨,周四20%涨停,周五报收52.28元,较发行价涨幅44%。虽然截至周五还有10多新股处于破发状态,但是,这些新股从最低价上涨以来,大多数涨幅超过10%,有的已经上涨30%。
新股首日破发数量不会多时间不会长
由此可见,对于新股破发不必过于恐惧。首先,从A股30年历史看,无论采取哪种发行方法,新股破发总是会出现,但总体上是少数,历史上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不超过5%。新股连续破发时间一般不会很长,而新股从申购到上市需要一段时间,会产生滞后效应,当看到新股破发放弃打新甚至弃购的时候,等这批新股隔1至2周上市,可能已经不破发了,这就是本周发生的现象。
其次,新股中签率很低,就是一些破发新股你也未必能中到,既然破发新股数量非常少,从概率上说,损失概率是比较低的。即使中签的新股遇到上市破发,损失也有限,因为新股中签股数很少,而且,就算破发一般跌幅也就是10%左右,通常新股不会上市首日就腰斩,那么,绝对收益损失不会很大。实际上,很多投资者在老股上的损失比新股大得多,既然老股损失可以接受,新股破发也可以接受,投资总是有风险的。
所以,笔者一直的观点是,即使遇到新股破发打新可以继续。
对于那些破发新股,以及上市首日上涨但此后大跌的次新股,如果基本面比较好,估值又比较合理,是一次很好的投资机会,很多大牛股就是上市之后先大跌然后诞生的。比如,2019年12月4日上市的科创板新股建龙微纳,发行价43.28元,上市首日报收42.35元,成为科创板首只首日破发新股,但是,本周五该股收盘价已经是215.56元,近2年时间涨了4倍。
这说明,大跌后的新股有掘金机会。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