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在他创作的长诗《天问》中面对宇宙星空发出惊天一问。面对未知的宇宙星空,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制作了一批又一批精巧、宏伟、雅致的天文仪器,从中国汉代落下闳的“浑仪”到1608年荷兰人汉斯用水晶造出的第一台望远镜,再到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等,拉近了人类与星空的距离。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在他创作的长诗《天问》中面对宇宙星空发出惊天一问。面对未知的宇宙星空,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制作了一批又一批精巧、宏伟、雅致的天文仪器,从中国汉代落下闳的“浑仪”到1608年荷兰人汉斯用水晶造出的第一台望远镜,再到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等,拉近了人类与星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