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生死,到底有无定论?这一直是业内牵心挂肚的问题,监管动向一日不明,从业者就一日惴惴不安。
这几天,行业总算是有块石头落地了。
4月3日,据财新网报道,行业企盼已久的P2P备案工作,或于2019年下半年开始启动试点。
备案意味着明确的游戏规则,也意味这新一轮的行业清洗。
但在生死线来临之前,P2P玩家们还有艰难的几个月要熬。能不能熬到成功备案,避免被行业清洗,是眼下最紧要的。
然而,外患未定,内忧先来,业内头部企业宜信近日通报了一起企业内部贪腐案件。
宜信遭内外勾结骗贷
涉案人员被判刑7年
月半财经获悉,3月底,宜信员工收到一封通报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的邮件。邮件指出,“原企业合作中心长春营业部客户经理周虹博在任职期间涉嫌联合合作机构人员采用谎报借款用途、伪造借款资料等手段骗取贷款”,且当地法院已于今年2月依法判决。
(图:宜信内部通报邮件截图)
邮件部分内容如下:
现将公司操作风险管理部查处的一起严重违法违规案件向公司全体同事通报:
原企业合作中心长春营业部客户经理周虹博在任职期间涉嫌联合合作机构人员采用谎报借款用途、伪造借款资料等手段骗取贷款。
经操作风险部调查,确认周虹博存在违规事实,且涉嫌违法。操作风险管理部依据掌握证据、线索,代表公司向当地司法机关报案。
2019年2月,当地法院依法判决周虹博犯受贿罪、同伙颜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周虹博拘役;颜某有期徒刑七年,责令其退还全部违法所得并处罚金。
欺诈事件防不胜防,类似案件在宜信也并非单一事件。
根据宜人贷2016年三季度财报,2016年7月平台发生了“一项有组织的针对某一宜人贷极速借款产品的欺诈事件”,也因此宜人贷本期计提了8,126万人民币(1,219万美元)特殊风险准备。
宜人贷财报指出,该次欺诈事件发生后,宜人贷立即暂停了该产品的审批。为了防止类似欺诈事件再次发生,公司推行了更为严格的申请及审批要求,并于7月底重新上线该类产品。
宜信内部腐败勾结骗贷不是单发,这类内外串联骗贷的行为,在互金领域早已不新鲜。
前不久宣布清盘的红岭创投,也曾遇内外勾结腐败事件。
2016年底,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在年终总结中提及,红岭创投零售业务出现重大事件,资产清查后预估损失可能超过五千万元。公安部门调查后初步证据显示系团伙作案,不排除有内外勾结的情况,性质极为恶劣,且可能有多个平台中招。
2018年1月22日,周世平在红岭创投官方论坛披露了这则“内部腐败案”的最新进展:
根据经侦部门调查取证,涉案嫌疑人“只某某” 上周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只某某”基本信息:女,原红岭创投珠海分公司易贷业务主办项目经理,涉嫌伙同加盟商伪造他项权证骗贷,于去年上半年被开除。
网贷3月殇:
备案定生死 风控延寿命
3月底,网贷领域一波不平一波又起。
宜信普惠怀化公司因涉嫌非法开展金融业务被查;红岭创投清盘;堪称东莞地区最大P2P平台的团贷网覆灭,被当地公安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名立案侦查;国美控股旗下美易理财公告称将完成兑付并停止运营。
根据网贷之家新近发布的《P2P网贷行业2019年3月月报》(下称《月报》),截至2019年3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021家,相比2月底减少了22家。据不完全统计,3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22家,相比2月略有增加。
《月报》指出,3月停业及问题平台的类型多以网站关闭、暂停发标和延期兑付为主,这部分类型平台多为主动进行清退,与行业平台退出现状有较大关系。整个3月有2家经侦介入的平台。
图:停业及问题平台分布
如果说备案决定了网贷平台的生死存亡,风控则决定着网贷平台的寿命长短。
如今,监管已将网贷平台的“生死线”初步划定。
根据财新网报道, 监管有意争取在2019年下半年在部分发达地区开展试点备案工作,完成少量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
监管拟将网贷机构分为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经营平台,并提出了数千万元和数亿元起的资本金门槛。此外,监管也在酝酿要求平台需计提不同层级的风险准备金和风险补偿金。
更早之前,这条“生死线”实际上已经圈了一个明确的范围。
今年1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文”),其中对规模较大机构,根据风向状况进行分类,提出将符合以下特征之一的列为“高风险机构”:
1、存在自融、假标,或者资金流向不明的;
2、项目逾期金额占比超过10%的;
3、负面舆情和信访较多的;
4、拒绝、怠于配合整治要求的;
5、合规检查发现存在“一票否决”事项的。
如今,外忧是明确的,平台按照要求去做合规即可。但平台内部风控、管理、腐败问题曾经埋下的雷,可能是网贷备案前夜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这些雷什么时候会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