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东欧最大投资和金融集团之一PPF集团创始人彼德•凯尔纳(Petr Kellner)在一场直升机事故中不幸遇难。除PPF集团创始人的身份外,彼德•凯尔纳同时还是捷信集团大股东、国内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捷信的实控人。
对此,捷信集团独立董事陈秀梅女士表示,捷信集团旗下各国公司的团队是在集团管理层指导下进行本地化管理的。虽然非常遗憾地失去了PPF集团的创始人,但是捷信集团的业务是继续平稳推进的。在“2023战略”的指引下,捷信金融APP在中国的注册用户已达到4400万,捷信业务很快就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甚至会更好。
捷信集团独立董事陈秀梅女士
对业务恢复到疫前水平充满信心
作为一家外资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是否会因为PPF集团创始人的离世而受到影响?对此,陈秀梅表示,“对于他的家庭以及我们公司所有人而言,彼德·凯尔纳的过世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我在两年前加入捷信集团董事会时就了解到,捷信集团旗下各国公司的团队是在集团管理层指导下进行本地化管理的,集团架构的设定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
她认为,捷信管理团队不仅能够实现公司的战略,发挥金融科技方面的特长,还能够很好地进行风险控制管理。虽然非常遗憾地失去了PPF集团的创始人,但是捷信集团业务是继续平稳推进的。不仅是在中国,捷信集团的业务在全球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体量,业绩回升的趋势也一直持续到目前。
在陈秀梅看来,任何一个经济体发展的过程中,消费金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整个经济增长的催化剂,能覆盖银行触及不到的金融消费者。政府可以投资于基础设施,公司可以大量投资研发,普通大众通过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捷信集团在全球很多市场都有业务。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也是捷信集团在亚洲国家中非常重要的市场,中国的业务是捷信集团最重要的业务。疫情之后,中国是第一个从疫情当中实现经济复苏的国家,202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这是一个很强劲的增长信号。捷信已经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备,希望能够为中国在2021年强劲的经济复苏和发展助力。
对于消费金融所面临的挑战,捷信集团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捷信集团不仅在很多市场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还有金融科技方面的专长,这能够使得公司在市场上持续发展。此外,消费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必须要有非常完善的消费金融相关的业务架构才能够进行很好的运营管理。
2020年年初捷信发布了“2023战略”,在数字化和以客户为中心策略下进行业务转型。据陈秀梅介绍,“2023战略”需要更多地利用金融科技,为客户提供高质效的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以更敏捷的方式推出不同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变化,“2023战略”也需要随之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公司更多地是把它阐释为应对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所做出的调整,以此实现捷信在中国市场上的目标和长期承诺。
根据“2023战略”的指引,现在已经有4400万的用户注册了捷信金融APP。她认为,“这就很显然地表明了捷信的确知道客户想要什么。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捷信的首款循环额度贷款产品。所以我非常有信心,捷信的业务很快就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甚至会更好。”
作为数字化金融的探索者与实践者,捷信会更稳、更快、更优地深化业务与科技融合、布局数字化战略,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