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财经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财经 >

凯盛新材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03-16 17:58:41

凯盛新材(301069)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化工新材料是我国化学工业体系市场中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化工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的工业基础之一。

公司精细化工中间体所延伸出的芳纶聚合单体、高分子新材料等产品及其下游行业是受国家、地方和行业协会大力鼓励的产业。受到“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影响,国内化工行业差异化产能扩张速度加快,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受到巨大冲击,但与此同时,低能耗、环保达标的化工企业则迎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在新材料领域,在“十四五”规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材料及上下游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从多方面给予行业发展大力支持,积极推动了行业的快速进步。

就公司产品来看,随着氯化亚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芳纶聚合单体、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剂行业、锂电池等新能源行业及其它羧酸衍生物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氯化亚砜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同时,随着公司潍坊凯盛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以及聚醚酮酮等新产品批量化投入市场,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业绩增长点。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氯化亚砜、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氯醚和聚醚酮酮等。

公司建立了以氯、硫基础化工原料为起点,逐步延伸至精细化工中间体氯化亚砜、进一步延伸到高性能纤维芳纶的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及其相关功能性产品的特色鲜明的立体产业链结构。目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及国内领先的芳纶聚合单体生产企业。

公司以终端客户为主、贸易商客户为辅的方式开拓业务,依照客户及市场需求对外采购原材料后,利用其自有工艺技术及生产资源组织安排产品生产及销售。

2、海外业务开展情况

公司进出口业务中,进口业务较少,出口业务主要向美国杜邦公司、东丽新材料等大型跨国公司销售芳纶聚合单体产品(间/对苯二甲酰氯)等产品,境外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98%。在税收政策方面,公司产品出口业务享受免抵退税政策,近年来出口退税率逐渐提升。

3、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1)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工艺优势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具有多年的氯化亚砜及其下游酰氯产品的生产经验。目前已经具备了氯化亚砜及酰氯类产品的生产、提纯及检测等核心技术;在生产及安全预警方面采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保证了生产的稳定连续及安全性;通过二氧化硫的分离和循环利用,实现了整个生产工艺的节能环保和提质增效。

公司在间/对苯二甲酰氯类化工行业拥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公司的“氯化亚砜制备间苯二甲酰氯试制”和“氯化亚砜制备对苯二甲酰氯试制”均获得山东省中小企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主持编制了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的行业标准,参与编制了氯化亚砜行业标准。主要产品的纯度均能稳定保持99%以上,其中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能达到99.95%以上。

公司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并结合生产实践和客户需求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收率。公司独特的工艺技术保证了产品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质量稳定性。技术和工艺优势不仅为向客户提供品质更优、稳定性更好的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还为保持丰厚的利润空间提供了技术壁垒,确保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

(2) 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完善的研究机制以及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

公司有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现有研发、技术人员15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3人,硕士学历7人,专注于高端化工产品氯化一体化的工程化研究以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注重研发人才的梯队建设,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把握行业内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理论知识,同时持续加大新产品生产投入,能有效的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目前公司拥有专利139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

目前,公司系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聚芳醚酮类高性能材料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并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0年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氯化亚砜)、2020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2021年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等荣誉称号。

(3)不断加强安全环保力度

继续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标准化操作规程,配备完备的安全生产设施,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管理部等常设机构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定期对车间、仓库、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从而确保公司的稳定经营。同时积极推进项目安全、环保验收以及生产许可变更工作,顺利取得了相关资质。

(4)坚持技术创新及质量保证

公司以二氧化硫的分离及循环利用为核心技术,串联上下游产品,将生产间/对苯二甲酰氯产品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经分离后返回氯化亚砜生产线使用,开创了一条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循环利用的绿色经济之路。公司生产的间/对苯二甲酰氯产品纯度可达到99.95%以上,保证了杂质检测符合下游国际大型客户采购检测要求,确保优质的产品质量。

4、主要产品及用途

5、主要产品工艺流程及上下游产业链

(1)氯化亚砜产品工艺流程简图:

(2)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产品工艺流程简图:

(3)氯醚产品工艺流程简图:

6、主要产品上下游产业链

7、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8、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9、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

10、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

11、主要生产基地的产品种类情况

12、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

13、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

14、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完善的研究机制及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专注于高端化工产品氯化一体化的工程化研究以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累计拥有专利139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聚芳醚酮类高性能材料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并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0年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氯化亚砜)、2020年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2021年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等荣誉称号。

2、不断优化的循环利用生产工艺优势

氯化亚砜的主要生产原料是氯气和二氧化硫,而在使用氯化亚砜生产下游产品的过程中又会释放出二氧化硫。公司以二氧化硫的分离及循环利用为核心技术,串联上下游产品,不但解决了氯化亚砜使用过程中环保处理负担重的缺点,而且也降低了氯化亚砜的生产成本,开创了一条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循环利用的绿色经济之路。

3、一体化战略发展优势

经过公司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公司以间/对苯二甲酰氯为原材料进一步向下游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进行产业延伸。公司在摸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同时,已经逐步形成了由精细化工领域向高分子材料领域延伸的发展战略。完善的产业链在充分提高生产效率、环保效率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公司产业安全,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

4、规模效应及成本优势

规模经营、核心技术、全工序自主生产为公司建立了较大的成本优势。首先,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基地以及产能领先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基地,规模优势明显;公司地处化工工业大省-山东省境内,毗邻河南、山西等能源大省,区位优势可有效降低公司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其次,公司的生产加工设备部分为自主研发设计,造价相对较低,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后,公司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优化生产流程及技术工艺,在缩短生产反应周期的同时提高产品收率,最终有效控制了总体成本。

5、优质而稳定的客户资源

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与不断积累,公司的研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产品质量、产品线、稳定供货能力、品牌等均获得了下游客户的充分认可,销售市场遍布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与芳纶生产巨头美国杜邦公司、日本帝人、东丽新材料、韩国科隆、泰和新材(002254)等下游优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度,面对新冠疫情反复对经济形势造成的重压,面对“双碳战略”和环保监管的严苛环境,公司以“三个强化、三个完善”的整体要求调整优化全年部署,着力聚焦主业。在氯化产业链上优存量、筑增量,在氯化亚砜、硫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等市场充分发挥制造业单项冠军和龙头企业在细分领域的影响力,啃下了营业收入、利润两块硬骨头,各项经济运行指标稳步增长,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87,959.1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25,556.47 万元,增幅40.95%,主要是本年产品量价齐增影响;报告期内营业成本55,536.1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886.73万元,增幅75.47%,主要是本年销量增加及原料价格增长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19,337.9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89.85万元,增幅20.5%,主要是产品销量增长影响毛利整体增加所致。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格局和趋势

我国氯化亚砜制造业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目前已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的成熟发展阶段,公司为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基地;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处于第一梯队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为国内领先的供应商。

公司主要产品的下游产业系农药、医药、食品添加剂、新能源汽车等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芳纶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性能纤维产业;聚醚酮酮等新材料产品作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特种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3D打印、航天航空、高速列车、电子电器制造、人体植入医疗等行业,均对国家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发展战略

公司未来将坚持践行“固本强基、发展高精尖”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构建新兴产业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思路,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结合技术积淀及资源优势,建立以氯、硫基础化工原料为起点,逐步延伸至精细化工中间体(氯化亚砜)、进一步延伸到高性能纤维芳纶的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及其相关功能性产品的特色鲜明的立体产业链结构。公司将不断夯实现有产品结构,辐射新颜料、新农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下游行业,建立全球最大氯化亚砜循环产业生态圈,实现产业链一体化生产。

3、经营计划

(1)不断夯实现有产品结构,继续做大做间/对苯二甲酰氯等核心产品,在保证产能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降低产品能耗,提高工艺安全性和环保性。

(2)推动产业链布局的进一步完善,积极开发氯、硫产业链上的其他高附加值高性能材料中间体,重点加速推进聚醚酮酮等新材料产品应用开发和进一步产业化升级,逐步实现具有自身特色的循环、绿色、高效发展模式。

(3)加快推进子公司潍坊凯盛生产基地建设步伐,提升现有产品产能和弥补部分新产品产能的空缺,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力。

(4)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团队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行业专家等机构、人士的产学研融合。依托公司现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全过程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研发和创新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4、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主要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包括液氯、硫磺、对/间苯二甲酸、对硝基苯甲酸等基础化工产品。由于原材料成本占产品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主营业务成本及毛利率会有较大影响。

应对措施:对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以有效控制原材料的成本;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时,调整产品销售价格以保证公司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2)安全生产风险

液氯等部分原材料及氯化亚砜、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等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生产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安全生产事故。应对措施: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发展管理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环保等政策风险

近年来,国家对整个化工行业的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并逐步加强了监管力度、加大了处罚力度。如果政府出台对精细化工企业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规范,公司有可能需要追加环保投入,从而导致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影响未来的收益水平。应对措施:为加强和规范环境保护工作,公司设立了安全环保部,并相应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等规定和制度,实现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5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