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财经 >

信立泰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03-28 22:45:41

信立泰(002294)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球经济依然饱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国经济和医药卫生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在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仍处于最好的发展期,民生得到最大的关注,政府引领医药行业在疫情反复下砥砺前行,迈向新征程,走向全世界。

报告期内,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层面发布医药行业重点政策200余条,多项政策对未来几年医药领域发展影响重大:其中,药品类政策约占58%,主要包括药品注册审批、原料药、药品专利、药品警戒等多方面;医疗类政策约占18%,主要包括长期处方、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及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等;医保政策约占19%,主要包括医保目录调整及谈判、DRG/DIP支付方式、城乡居民医保等。一系列的政策,可以看出中国医药领域的主旋律仍是高质量发展,鼓励创新、重视信用和控费。

中国是人口大国,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被一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困扰,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疾病总负担的70%,因此,慢病用药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亟需开发慢性病治疗创新药,解决社会和医保需求。行业发展从仿制到质量(一致性评价)再到创新是正确的发展道路,变革的过程总是会出现很多不同的声音,这时候需要守住初心,化繁为简,做出抉择。信立泰的愿景,就是为社会、为患者提供优质、优价药品,不断研发具有临床价值的新产品,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造就健康生活。为此,信立泰未来几年仍将专注于创新产品研发及商业化的专业道路。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及各子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及在研项目包括心血管类药物及医疗器械、头孢类抗生素及原料、骨科药物等,涵盖心脑血管、降血糖、骨科、抗肿瘤、抗感染等治疗领域。

公司坚持开发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优质产品,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凭借卓越的循证医学研究、优秀的产品品质,塑造专业、优质的“信立泰”品牌形象。不断开拓创新,布局涵盖心血管四大领域(脑血管、心血管、心脏实体、外周血管)及六大科室(心内科、心外科、神内科、神外科、肾内科、血管外科);布局植入介入器械产品,实现药品、器械、服务的战略协同,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方位治疗方案,提升在心脑血管领域综合解决方案的优势地位。

公司主要产品如下:

1、创新产品信立坦(药品通用名:阿利沙坦酯片)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规格为240mg/片及80mg/片,2021年通过谈判续约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医保乙类药品,医保支付价格4.3元(240mg/片)。信立坦是唯一由国内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1类新药)的血管紧张素 II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物,制剂专利保护期到2028年。其降压起效更快更强,降压平稳,不依赖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联合用药更安全;还有独特的降低尿酸作用,长期使用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获得2018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在信立坦的目标市场——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领域,既有大量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又有带量采购外的市场空间,且新上市的创新产品有限,竞争格局及市场前景均好。

公司根据其产品特点,结合最新医学发展趋势,制定了信立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规划,加大渠道建设及推广力度,近年来实现较好的增长;在国家引导、支持创新的政策下,积极参与该产品的医保谈判,为进入更广阔的基层市场奠定基础。

此外,围绕阿利沙坦酯,布局了1类新药S086(高血压、慢性心衰适应症)、首个国产ARB/CCB类2类复方制剂SAL0107、ARB/利尿剂类2类复方制剂SAL0108,这些产品上市后将有针对性地覆盖不同细分市场领域,满足更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2、泰嘉(药品通用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为抗血小板凝聚首选药物,国家医保乙类药品。在心内科、心外科、血管外科、神内科、神外科、老年科等均有使用。

3、创新器械Maurora(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椎动脉支架系统)主要用于症状性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扩张。Maurora是全球第一款雷帕霉素载药椎动脉支架,首次将雷帕霉素应用于脑部血管狭窄治疗,其特有的高生物相容性涂层,保证了药物的稳定释放,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目前市面上的裸金属支架相比,其在抑制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效果明显,能防止因再狭窄导致的卒中复发,降低患者二次介入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公司积极参加国家药品集采,多个产品先后中标,快速打开市场,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经营改善。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诚信经营,创新项目的立项布局、临床研发达成预期,新产品和仿制药的医保谈判、招标、销售基本完成既定目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回到增长趋势中。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0.58亿元,同比增长11.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776.90%。

研发方面,公司持续专注于创新研发和投入,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大幅提升,产品线快速丰富;建立并完善了创新团队及早期筛选平台建设,加强大小分子团队建设,包括早期临床、医学发展、运营、数据管理及统计、药物安全和质量保证等完整体系的临床团队,创新药研发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公司在深圳、北京、成都、美国马里兰州均设有研发基地,并拥有多名创新药物研发领军人才,形成关键人才梯队。目前研发人员639人,其中化药团队428人,生物药团队127人。

研究院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科学布局,严谨评估创新项目,完善投资决策体系,加强对研发产品立项、并购产品评估筛选管理。同时,深耕慢性疾病领域(心脑血管、肾科、骨质疏松等),全面提升创新研发拓展能力,注重跟进创新产品的研发进度。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6.91亿元,占营收比重22.61%。公司向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2个新产品IND申请,2个新产品上市申请;获得3个药品临床默示许可,2个新产品上市申请受理通知,10个产品注册批件/补充申请批件/注册证。2个在研器械产品在临床试验牵头单位通过伦理会审查、完成药监局的备案。37件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6件(包含美国3件、日本1件、加拿大1件、澳大利亚2件、台湾1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新申请发明专利55件(其中包含12件PCT发明专利申请),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件。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研项目48项,其中化学药26项(含创新项目21个),生物药15项(含创新项目10个);医疗器械领域在研项目7项。

多个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S086(高血压)III期临床试验入组260例,S086(心衰)已召开III期临床试验启动会,准备入组;SAL0107已按III期临床方案完成所有受试者的入组,后续将继续开展临床随访等工作;SAL0108即将召开III期临床试验启动会,准备入组;肾性贫血新药恩那司他片申报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正在CDE审评中。JK07获得美国FDA开展慢性心力衰竭的 HFp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适应症的 I期临床试验资格,同时,HFrEF(射血分数减少的心衰)适应症在美国开展的I期临床第一组试验揭盲,正进行第二组临床试验的入组工作。JK07的 I期临床第一组受试者(n=5)的试验数据初步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JK07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潜在的临床获益信号,左心室射血分数绝对值相对基线最大改善达到18%(相对改善大于 50%)。中国的I期临床试验已入组3例,公司计划增加临床合作医院、加大受试者招募力度,入组速度正不断加快。

报告期内,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实施完毕。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68,800,535股,发行价格28.3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1,951,871,177.95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税)人民币19,805,474.02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1,932,065,703.93元,为创新研发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

销售方面,进一步加强市场准入、学术推广、品牌建设及广阔市场建设。深入基层市场,试点互联网线上推广;积极参与医疗基层培训活动,强化与心血管专家的合作,提高中国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为高水平的心血管医师提供多点执业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信立泰的品牌影响力。

创新产品——“信立坦”,以医院渠道推广为主,药店、电商承接为辅,新增开发医院近千家,在全国3000多家核心医院基本实现推广目标;同时,顺利完成新一轮医保谈判,价格为4.3元(240mg/片),为进入更广阔的基层市场奠定基础。

仿制药方面,力争带量采购目录的产品中标,不断扩展销售渠道。报告期内,5个产品中标国家集中采购:替格瑞洛片(泰仪)60m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信立欣)、盐酸乐卡地平片(信达平)、盐酸贝那普利片(信达怡)、利伐沙班片(10mg,20mg),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经营改善。此外,确保泰嘉在基层市场、药店及电商平台的可及性,“销售团队+药店+电商+商业合作”齐头并进,充分利用资源,获取集采之外的市场份额。而欣复泰因未进医保,开发难度大,则积极开拓医院周边,例如DTP药房、医院自费药店,在获得医生支持同时,确保药品可及性。

同时,着手布局做好创新产品上市前准备,保持在心脑血管领域的竞争优势。

医疗器械板块,Maurora上市销售,截至报告期末已进入全国近400家医院;科奕顿的左心耳封堵器于2021年6月提交注册申请并于三季度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预计2022年取得生产批件。

公司正筹划医疗器械板块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前期工作,并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目前进展顺利。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提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操作规程,运用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体系,推行项目绩效制,强化成本、安全、质量、销售管理;同时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保证公司长远、稳定、健康发展。

以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创新,是国家给医药行业发展指明的方向,是医药企业发展的根本。创新国际化是中国制药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创新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成为跨国药企、做大平台的必然选择,公司将在创新研发和商业化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期待破晓!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创新、优质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覆盖全国的循证医学推广团队是信立泰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以优秀的产品品质、扎实的循证医学数据、完善的产品线布局,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治疗方案,树立了心脑血管领域卓越的市场地位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获得医生、患者的广泛认可。公司已布局高端化学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三条创新主线,以心脑血管领域为核心,向肾科、代谢、骨科、自身免疫等领域拓展延伸。

(一)优秀的创新能力、高效的研发工作及良好的产品线规划

优秀的创新能力:集团研究院从AstraZeneca、Pfizer、Teva、诺华、默克等引进高端人才,在深圳、成都、北京和美国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和临床医学等部门,为产品储备、技术升级提供支持,助力公司向创新药迈进;自主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专利的创新产品,如中美双报、具有独特分子设计的生物药JK07(SAL007);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的ARNi类小分子化学药S086等。

高效的研发工作:短中期立项、布局成药率高的产品,积极推进在研创新项目的临床进展,为新产品尽快上市打下坚实基础。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授权215件,其中国际授权53项;正在申请166件,其中国际申请59项(含PCT申请20项);新产品上市申请2个,新产品 III期临床6个,I/II期临床4个,并可实现未来每年至少2-3个产品进入IND申报。

良好的产品线规划:精耕于慢病领域,根据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充分考虑创新药周期长、高风险特征,结合实际经营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分别在短、中、长期布局了具创新性、有特点、临床需求的治疗性产品:

在心脑血管方面,继续拓展高血压产品线,开发S086高血压适应症,两个2类新药降压复方制剂取得技术突破,SAL0107已按 III期临床方案完成所有受试者的入组,SAL0108即将召开III期临床试验启动会,准备入组;在心衰方面,两个重磅产品顺利推进,其中生物药JK07已经中美双报,正开展I期临床试验;小分子S086已召开III期临床试验启动会,准备入组;0104胶囊进入临床阶段;在心血管疾病相关领域,肾性贫血新药恩那司他片申报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正在CDE审评中。

骨科产品方面,公司首个生物药生产批件——特立帕肽已获批上市,同时开发的水针已申报生产,长效特立帕肽制剂正处于III期临床入组阶段,治疗骨松的单抗产品也在推进中。

在代谢领域,有处在III期临床的复格列汀、Ib期临床的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Fc融合蛋白注射液,以及创新小分子产品在研。抗肿瘤领域,有一系列创新生物药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此外,SAL0114也已进入I期临床,拟开发适应症为重度抑郁、阿尔兹海默激越。

(二)专业、卓越的循证医学推广能力

2019年以来,中国医药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促使医药企业推广团队快速转型升级。公司未雨绸缪,提早布局,参照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与架构,着手组建适合现代医药企业营销及中国国情的专业化推广团队,为未来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公司组建的新型专业化推广团队,具有以下特点及竞争优势:

通过引进大量具有外企经验的专业化推广人才(80%以上),组建了以医学、市场为导向,以病患者为中心的职业化、专业化推广团队,完全有能力去引进、上市、推广创新及专利产品(first in class或me better产品)。

公司市场部目前拥有业务拓展、调研分析、新产品上市规划、产品品牌管理、市场项目运营等多支团队,医学部具有领导、支持上市后IV期临床研究并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的能力。此外,公司组建了在全国主要城市均有部署的政府事务(PA)及医院大客户管理(KA)团队,加快新产品的市场渗透速度。

公司构建了销售运营管理(SFE)平台,运用多维度销售、市场数据精准客户管理,大幅提高推广效率。公司设有内部审计及销售合规部门,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推广行为规范并纳入销售管理考核。目前已多次顺利通过跨国公司的尽职调查。

信立泰始终瞄准心脑血管疾病领域需求,在PCI介入领域、抗血小板、抗凝领域、高血压及心衰领域、慢性肾脏病透析领域具有强大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上述这些优势,从创新产品信立坦的上市推广来看已初见成效:无论是信立坦通过国家价格谈判成功进入医保目录、目前医院准入超过4,000家;还是布局纳入总数超过2,000人的信立坦IV期临床研究,再到运用出色的产品定位及精准的目标客户推广,此专利产品已被临床医生及患者广泛接受,并在竞争激烈的高血压市场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成为中国目前销售额增长最快的抗高血压药物。未来,将成为信立泰新一代的主力产品。

(三)全产业链的规模效应

生产系统拥有优秀的生产质量管理团队,建立了健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能充分、有效履行MAH持有人主体责任。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质量标准,从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到发货销售,全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管控,产品质量优秀。

公司对深圳、惠州、山东、苏州等产业基地进行了统筹规划,经过有计划的建设和技改,公司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足够的生产能力。化学药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均可生产,生物药原液和制剂均可生产;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冻干粉针、粉针、小容量注射剂等剂型。生产线采用国内外一流品牌设备,性能优良、运行稳定。对标国际先进标准设计和建设的惠州信立泰509车间及配套项目已交付使用、大亚湾基地高端药物产业化项目于2021年竣工并通过GMP符合性检查投入使用。随着这两个项目的投产,公司制造端的规模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有力增强了供应保障能力,规模效应也将显现。

近年来,公司导入精益生产,建立了以精益生产为基础的生产运营管理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持续改善机制,全员改善的能动性不断提升,降本增效、变革创新蔚然成风,产品成本竞争能力大幅提升,可有效支持产品市场拓展,支撑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的医药行业政策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产业层面来看,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促进了部分行业加速发展,如互联网医疗、新冠疫苗、医疗防护、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此次疫情使得医药卫生行业的重要性凸显,在全社会的关注度有显著提升,医保、医药、医疗各方面的改革工作持续稳健推进,促使全行业日趋规范化、健康发展。

我国医疗体系政策将继续在三个方向加速推进:药品(加强监管、鼓励创新)、医疗(提高医疗规范性、可及性)、支付(提高支付能力、效率)。新药审评速度加快、医保谈判常态化等鼓励创新的政策持续出台,激发药企创新热情,同时带量采购、医保控费腾笼换鸟倒逼传统药企改革,唯有研发能力突出和储备丰富的龙头企业能生存。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优质创新产品和循证医学推广为核心竞争力,以心血管领域为核心,拓展降血糖、骨科、抗肿瘤、抗感染等目标领域,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合作、海内外引进等多种方式,快速丰富产品管线,发展多个重磅产品,共建医药生态链;以国际化为导向,持续实现人才和管理能力升级,逐步建成以中国为基地的国际化创新医药企业。

(三)经营计划

1、公司回顾总结前期披露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创新医药企业的战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和布局,深耕慢病用药领域,研发项目基本按进度完成,创新产品、仿制药品的准入、销售及团队平台建设等达成既定目标。主要经营情况详见本节“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实际经营业绩较曾公开披露过的本年度盈利预测低于或高于20%以上的差异原因:不适用

2、2022年度经营计划

(1)提升全局观念,增强竞争、奋斗意识。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和全局观,医药企业的本质,是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优质、优价产品来造福人类健康;深刻理解政策、法规,全力投入创新,在创新、优质、成本等各方面加强争强意识;引入优秀人才,进一步增强团队实力,提升奋斗者意识。

(2)强化研发创新,使专利产品成为主营产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稳步推进在研临床产品的研发进展,争取实现2~3个产品NDA,争取申报4~5个创新产品IND,为持续发展增强产品储备的厚度。

(3)加强创新药物循证医学推广和销售。理解市场规律,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趋势,提升商业化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更快提高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新产品的上市推广做好铺垫,实现创新产品的经营策略。

(4)提升仿制药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参与国家带量采购,全力争取产品中标,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百姓提供优质优价的产品,亦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现金流。

(5)资本市场方面,器械板块引入战略投资者;美国信立泰亦将通过海外融资来支持全球创新产品的研发。

该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投资者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器械版块分拆上市的计划、美国信立泰海外上市融资规划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有关事项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3、资金需求与计划

2022年,公司的资金需求主要来自于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等正常经营活动。经公司初步测算,经营性现金流正常。同时,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方案已实施完毕,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9.32亿元,为创新研发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公司还将与部分银行签订综合授信额度协议,加强资金的统筹管理,合理、审慎利用资金,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股东创造持续、良好的投资回报。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研发失败的风险

医药行业创新研发投入高、周期性长,风险大。公司已构建了高端化学药、创新生物药及医疗器械的研发平台,在研的创新产品有数十个,分别处于临床前和临床阶段,产品梯队已经形成。但创新之路必然是风险高、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公司虽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积极推进在研创新项目的临床进展、提升产品成药率,但研发仍需承担相应的失败风险。

2、政策变化带来的价格下降风险

随着医保控费逐渐深化,国家带量采购政策的全面实施、两票制的推动,一系列政策趋势或将导致药品招标制度的重大改革,影响药品招标价格;仿制药行业已步入微利时代。但鼓励创新、支持优质优价、加速进口替代仍是指导原则和方向。公司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完善产品结构,以高质量的优价产品及研发创新产品提升竞争优势;积极做好产品的深度研发及学术推广,强化市场准入能力。

3、成本上升的风险

原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环保成本均呈现刚性上涨趋势,给公司的成本控制带来持续压力。未来,公司将强化全产业链管理,同时继续加强财务分析和管理能力,运用信息化平台,强化财务监管,完善成本控制,持续提高运营效率。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5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