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看点 >

《黄金瞳》:讲述中国故事 传承文化精韵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19-03-01 14:44:37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可以说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2月26日,由爱奇艺、腾讯影业、灵河文化出品,阅文影业、果派联合联合出品,灵河文化制作,张艺兴、王紫璇等主演的超级网剧《黄金瞳》正式上线,该剧由同名网络文学IP改编,在改变过程中以“保留精髓”作为纲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005uOt88ly1g0kyg1ghngg30p018gkjo

《黄金瞳》讲述了一个典当行的小人物获得黄金瞳,经历磨难的旅程中结识朋友,最终一点点地成长为一个英雄式的人物。该剧总制片人白一骢表示,《黄金瞳》他们投入精力最多的,是在故事的讲述和人物的塑造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故事发生在现代都市,因为时间点的设置,文物的古韵与人物、场景的现代感,是整部作品中两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所有主创人员在平衡这两个元素上都下了一番苦功,相关主创表示,“每一个场景的设计都很重要。”

除了场景,剧中出现的文玩古物绝对是重中之重。比如:玉目、红翡、李端端图、唐三彩釉马、雍正青花瓷盘、朱可心紫砂壶老坑玻璃翡翠等。其中与剧情联动最为密切的便是玉类,既是主人公获得黄金瞳的契机,也是他从无名小辈走向业内新星的关键。所以,导演带着美术指导和玉石、古文化专家,精心打磨出了各种品类的“翡翠”,力求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据介绍,《黄金瞳》在道具方面的工作量,达到了一般电视剧的6倍以上。道具组多次查阅资料,去故宫博物院、国家文物修复中心学习,制作完成后,还会请来相关的行业专家们,对道具最终效果进行鉴定。

微信图片_20190228151927

2月27日,微博话题“博物馆给我一双黄金瞳”成为热点。山东博物馆表示,弘扬传统文化,让文物鲜活起来是我们的目标。这一次,电视剧《黄金瞳》遇上了郑板桥先生的《竹石图》,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金目璨然,双瞳皆可睹物入微;观物尽致,文物历史脉络立现。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表示,《黄金瞳》呈现了一个精彩的文物世界,其中就有一块玉璧好像“似曾相识”。南越王赵眜组玉佩之首的位置就有一枚珍贵精美的玉璧,叫做双凤涡纹璧。

此外还有湖北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纷纷化身鉴宝专家,呼吁观众一起在电视剧中品味中国文化。

而该剧背后制作团队灵河文化的匠心制作精神也无处不在。2018年1月11日,《黄金瞳》在北京开机,全剧剧本共816页1885场戏,近300人、60辆车经历5次大转场,转场用时15天。从海拔50米的北京到海拔3200米的猛秀山,从热带原始森林到冰雪覆盖的异国他乡,走过四季,累计行程两万多公里。

微信图片_20190228152139

据了解,该剧全部采用实景拍摄,转场北京,乌克兰,云南瑞丽、腾冲,银川等多个城市及地区,涉及沙漠、戈壁滩等不同场景地貌,考古、丛林枪战、街头车战等拍摄环节,也都是惊险万分。

除此之外,剧组在北京、云南、银川累计搭景占地近三万平方米(四合院、胡同、潘家园市场及店铺、考古场景5个、当铺、地下室,民宅、缅甸村庄街道、毒枭基地、西北客栈、蒙古包等等),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

尤其是用近三个月时间搭建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别说观众难分真假,就连当初为了拍摄请来的真实的潘家园店主,在片场都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店中。

总编剧张鸢盎表示,为了在原著上给予观众更多的惊喜。原创了一条关于历史过往的复线,曾经、现代的两条故事线路交错在一起,揭开最终的秘密,不仅使得整个故事显得更有条理性,也变得更厚重。

而剧中磨难关卡的设置,也为观众传递了一个价值观:天上不会掉馅饼,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关键词: 黄金瞳 传承 文化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