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财经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国内 >

5折代叫网约车?其实就是“霸王车”!还可能威胁个人信息安全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1-12-06 21:05:11

“提供起点、终点,帮你5折叫车……”

“坐公交的价格坐专车不香吗?”

近日,某二手交易平台涌现出不少“5折代叫”网约车的商品。而记者调查发现,这门生意甚至还能和此前另一则新闻“连连看”?

名为“薅羊毛”,实为“霸王车”,恶意投诉,索要平台退费

在不少电商平台上,都可以搜到网约车代叫服务,基本都是5折叫车。代叫服务属于不允许发布的商品信息,尽管电商平台们用大数据对关键词排查,但很难有效管控。商家一般会用“DD”“迪迪”“迪滴”等作为关键词,避开排查。同时,还会每天下架一次,隔天再重新上架,并且同时发布多个链接,以此降低风险。

记者先后咨询了几名售卖“滴滴代叫”的卖家,均要求“带图报价”,也就是说,顾客需要在网约车平台上自行查询行程预估价并截图,商家根据预估价先收取一半的费用。顾客再将起点、终点信息及手机号码等信息发给卖家,由卖家帮忙叫车。

其中一家店铺的回复有些不同,“你可以先用自己的手机号叫车,付掉也没关系,我可以帮你处理退款。”不过,对方提示,该方法仅能使用一次。

图片说明:卖家称付完可处理退费。

该卖家的店铺里,还同时出售“叫车技术”,并声称“正规、包会”,售价为98元。“操作流程”中写道:行程结束后页面转到结算界面,此时无论支付与否,均可通过人工客服渠道反映“已经同司机线下交易,付过现金”,如未付费可免付,已付费则可要回车费。“这不就是骗人吗?”对方随即解释,“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账号只能用一次。”

图片说明:“操作流程”相关截图。

不过这名卖家又补充说,可以提供购买新账号的渠道,“比较贵,25元1个,打一个长途专车便可回本。”卖家还称,“买来的号可以尝试直接叫车不付款‘逃单’,如果平台强制要求先预付车费后才能打车,就可以按上面的操作流程讨回车费”,或者干脆提供出行信息和手机号码由对方代为叫车,更省事。

图片说明:跟卖家沟通截图。

黑产套路层出不穷,“投诉骗退款”前,还有“逃单”

今年9月我们曾报道过,《网约车司机“要钱无门”,一年被薅2亿多!“逃单”频出,无良乘客该怎么治?》。

同样在9月,武汉市男子雷某行,因为替人叫车不付款,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据报道,雷某行在网上寻找贩卖个人信息人员,先后购买陈某(已起诉)、程某(在逃)非法获取的他人手机号码及验证码约5000条,在网约车平台注册大量账号,并以3到5折的价格在二手平台发布代叫打车服务。“代叫车后,我也不付款。之后我就再换一个账号给别人叫车。”雷某行到案后交待。

承办检察官介绍,这些被恶意注册了账号的手机号,将会导致不能再注册打车账号,而且还要支付上一笔欠费的车费。截至2021年1月案发,雷某行造成某相关公司损失近3万元,其个人非法获利1.2万余元。

而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手机号被盗用的用户,一头雾水地提问:这是怎么回事?

为了打击“逃单”,网约车平台已要求新账号在长途叫车时须先预付车费。没想到,利用虚假投诉和恶意投诉骗取退还车费的新“逃单”方式又应运而生。

在平台规则里,专车司机诱导乘客线下付款,属于违规行为。不过,基于线下场景的复杂性,不是所有司乘线下支付都能核实清楚,滴滴为了保障乘客良好的出行体验,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基础上,暂时不会对司机作出处理,并给予乘客车费补偿。而卖家正是利用了平台的这一规则进行“逃单”。

羊毛真有这么好薅?“代叫”其实威胁个人信息安全

不光是手机号被盗用的无辜网友,光顾这些代叫卖家的乘客,也可能陷入个人信息泄露的陷阱。一位来自厦门的买家就表示:“我半年前下的代叫单,结果卖家溜之大吉,到现在还没付款。我天天被高德平台短信轰炸未支付车费,现在也无法维权。”

还有网友“中招”,直接被盗刷了信用卡。

其实看记者实测就能发现,这种“代叫”涉及到了出行信息、手机号码等大量个人信息,提供账号和登录验证码由对方“代操作退费”更是等于将自己的账号拱手相让。一旦行程遇到问题,乘客无法及时与平台沟通,更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约车黑产几乎是伴随着网约车平台一起成长,过去几年,平台和警方都在打击相关情况。据相关资料,早在2018年,滴滴内部就成立了“打击黑产专项组”,当年就破获了25起违法犯罪案件。

律师:非法获利,可构成诈骗

“薅羊毛”一旦过了界,面临的法律风险也随之增加。

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泽若表示,不法商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虚假交易。若非法获取的金额达到相应入刑数额,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而商家要求消费者支付一定“学费”,即可将整套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方法传授给消费者,这种行为还有可能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此外,如果消费者明知其非法获利的途径,仍旧继续提供账户等信息供其恶意获利,同时达到自己非法获利的目的,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若非法获利金额达到入刑条件,则亦可能构成诈骗罪。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消费者在“薅羊毛”时,也要擦亮双眼啊!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5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