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深圳富源事件仅仅揭开了“代培模式”的一角冰山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19-05-17 15:03:31

5月12日,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通报称,现查实,深圳市富源学校2019年高考报名考生中,有32名考生属“高考移民”,弄虚作假获取广东省报考资格,并决定取消这32名考生在深圳市的高考报名资格,对深圳市富源学校予以行政处罚,核减该校2019年高中招生计划的50%。

这似乎不是富源学校第一次招纳“高考移民”来为自己打造品牌了,去年该校有9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不少家长指出其中疑有“高考移民”。真相如何,亟待厘清。而深圳富源学校涉嫌的“高考移民”事件,将更广泛意义上的“合作办学”“代培模式”推至台前。

2016年11月,富源学校与河北衡水中学合作办学,挂牌成立了衡水中学深圳富源分校。另据媒体报道,富源学校还存在招录广东户籍的学生,将学籍挂靠在富源学校,送到衡水中学上课,但仍在深圳参加高考的现象。

据了解,目前“代培模式”已经在全国形成了较为普遍的打破行政区划边界的教育产业链。民办学校花钱买衡水中学等高水平学校的服务,民办中学承担学生学习等费用。一句话,把这些“代培学生”的成绩迅速提升上去,撑门面的高考成绩自然会引来更多焦虑的学生及家长。

“代培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果真是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玩田忌赛马吗?把孩子送去这样的“神校”,沾光的未必是师资力量上的所谓优势,而是时间压榨上的剩余价值、掐尖培养里的环境濡染。一旦祛除“上厕所精确到秒”的种种荒谬之弊与掐尖招录的偷跑之利以后,“神校”终究会变得不再神奇。

富源事件大概揭开了“代培模式”的一角冰山。这座冰山存在中国教育基层语境多年,却难以撼动分毫。所谓的“代培模式”,投机取巧的不是什么师资层级,而是公共教育政策的执行生态——违规的补课行为、高度的时间压榨、势利的课程安排……最终,急功近利的高考成绩,反过来又助长了这种投机冲动。与其说是代培,不如说是偷跑。问题是,这种投机取巧的偷跑不仅没有被纠偏过来、反而成为监管阙如之下的新式产业链:地方颜面有光、经济打了鸡血,却让正态的教育版图出现“逆淘汰”的危机。

一个共识越发清晰:健康的教育生态之上,不可能出现妖娆诡谲的“神校”。承认这个最朴素的道理,我们究竟还要多少年头与几代青春呢?

关键词: 深圳富源事件 代培模式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