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来,她植根山区,深耕教育,默默奉献,用“大爱”温暖着山区孩子们,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用青春谱写了山区教师平凡而又伟大的篇章!她就是获评“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的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拉乌完小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谢红芬。
报告
请进!是默妍啊!进来吧。
谢老师好!三八妇女节快乐!
哇,谢谢、谢谢、谢谢!这个是你们做的?
对,这个是我们做的,自己创作的。它还有个名字,叫江冰冰。
3月9日早上,受邀到州上参加“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的谢红芬老师刚回到拉乌完小,拉乌完小学生田默妍就和好朋友一起来到教师办公室,将事先准备好的手工作品送给了谢红芬老师。虽然这是一份迟到的礼物,但却充满了学生的心意和对谢红芬老师的爱。
拉乌完小学生 田默妍
这个礼物我用了一节美术课还有两节课间休息和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做好的,之后送给谢老师。因为谢老师平时对我们都很好,所以我想把这份礼物送给谢老师,祝她永远年轻美丽。
谢红芬是拉乌乡土生土长的彝族女孩。1983年出生的她,从小就体会到了山区的艰苦,曾经还因家庭原因差点辍学回家的她,不仅无比珍惜学习的机会,也让她坚定了要让山区的孩子看到广阔世界的决心,所以2003年7月从大理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她通过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回到家乡当上了乡村教师。她心里明白,大山里的孩子更需要她。
拉乌完小校长 谢红芬
当我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回到故乡的时候,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带领孩子们读书,把知识传播给他们,同时引领他们看到更宽广的世界,然后让他们走出大山,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以后回来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走上三尺讲台,她就以“当一名好老师”为奋斗目标,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向前辈请教,向同行学习。很快,她就进入了角色。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她上课,而她总是认真备课、上课,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在教学工作中,谢红芬还注重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由于学校条件有限,阅读室空间小、藏书有限,无法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她就自己出资把家里的房间腾出来改装了一间像模像样的儿童阅读馆。2016年,她被评为“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10万元奖金,她把这笔奖金全部用在了阅读馆建设上。同时,她积极争取到上海微笑公益机构“儿童公益悦读馆”项目。截至目前,馆内藏书2500多册,办借阅卡人数达369人,刷卡借阅量约16000人次。实现了“建一个乡村儿童公益书屋以支撑山里孩子阅读”的梦想。
拉乌完小校长 谢红芬
山区的孩子即便在学校里,阅读也做得很好,但是周末和假期回家的时候他们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和陪伴,包括书籍及资源也是非常欠缺,为了弥补这一个阅读的空隙,所以就想着建一个公益书屋,然后把家里的房子改造一下,同时也得到了公益机构的支持,之后就建了这个阅读馆。
在做好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同时,谢红芬注重把彝族文化教育传承融入其中。在她的牵头努力下,拉乌完小成立了彝族文化才艺社团,开设了歌舞、彝语、民族乐器等课程,并聘请本地民间艺人和乡土文化人才,每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授课,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语言以及传统文化,推进民族歌舞进校园,让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拉乌完小校长 谢红芬
乡村教育就要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又要守得住根,阅读就是孩子们的一扇窗,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孩子和养育他们的这片土地的精神连接,是他们精神发展的根。拉乌是一个彝族乡,又有非常多的民族文化,所以就成立了民族文化才艺社团来带领孩子们学习本土文化。除了本土文化,红色文化也一直在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她做到了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没有家长不赞扬。她的年度履职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获得过师德标兵、宾川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名师,大理州优秀教师等荣誉。今年3月,全国妇联授予谢红芬“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这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
拉乌完小学生
李艳美、李莲艳姐妹
我们上课累了,下课她就给大家讲故事听,我们就趴在桌子上休息就可以了,课间休息还和我们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果成绩好她会鼓励我们,如果考试没考好或生活上有挫折,她还是会鼓励我们,让我们不要放弃。她还会经常让我们多阅读、多读书,到她的图书馆里面借书、看书。如果有烦心事的话可以跟她一起说,说出去心里就敞亮了。
拉乌完小党支部书记 张若恒
谢红芬老师在任拉乌完小校长期间,积极地参与到学生、教师的阅读中,特别是要求老师要多读书,读好书,让教师的阅读习惯带动学生积极地读书,在她的带动下,学校的老师积极地参与其中,使学校更有学术氛围、学习氛围。同时,她也积极地促进学校发展,向各级组织还有许多公益机构,争取资金来帮助山区的孩子完成学业,帮助学校改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
沉甸甸的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谢红芬表示,自己将继续扎根山区,把所有热情和精力,奉献给学生,才对得起这份奖励。
拉乌完小校长 谢红芬
作为教育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触摸到教育的本质。人生短暂,所以要尽可能的做事来彰显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地区教育来说,一所学校,老师是关键,我希望引领更多的老师积极地学习探索,然后通过各自的努力来共同把教育做好。
图文/李永松 白乘仲 陈若男 王俊斯 赵彬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