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家长若想让孩子学习好,就千万别迷信所谓的“清华学霸时间表”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11 21:20:34

【平湖一第1718期 家教专题】

核心提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预”要适度,过犹不及,网上疯传的所谓清华学霸的时间表,不过是忽悠孩子和家长的一个噱头,即便果真有此人、此表,也仅供参考。因为它只适合于制表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每个孩子都适用……

一个自称清华学霸的时间表,在网上疯传。从早晨睁眼起床到晚上床合眼,每一分钟都有事可做,甚至每个课间10分钟都有具体安排。

这个安排看珍惜时间,每分每秒都有具体安排,似乎特励志,但平湖一柱却以为,可信度并不高。

首先是不现实。不要说一名学生,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每天做事时,会将计划时间表攥在手里,一会看一下一会看一下。就算真这样的话,时时刻刻想着看表,想着要完成某种任务,其思想上的负担有多大,可想而知。果真这样,会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学习效率还会高么?另外,看时间表、看表的这个“时间”本身岂不是浪费?

其次是不真实。制订这个时间表的学霸,本身其实对学习并不感兴趣。这一点看最后11:00上床前那一段,我们就明白了。“整理好了,洗漱一下,睡觉前鼓励一下自己,使自己对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有信心。等待第二天的到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咱们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要努力。”

这一段明明白白地流露出这个所谓学霸对学习是不感兴趣的,觉得生活是枯燥的,自己信心是不足的,此种心态下,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动力自然不发发自内心,每天强迫着自己学习,怎么会学好呢?怎么会成为学霸呢?

再次是没实效。一个人成长需要吃饭,但却不能一刻不停地吃,要一顿一顿吃,每顿吃完要留下消化吸收的时间,将吃进去的饭转化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

学习也是这样,不是仅把知识塞进大脑就行,要让大脑对其重新整理,也就是通过思考,转化成自我意识才有意义,否则,大脑不过是电脑的硬盘。有些同学学习,表面上看似努力,知识点背得很溜,但一刷新题就卡壳,原因就在这里。

台湾大学校园里有一口“傅钟”,每天只在21点前敲,后面三个小时就不敲了。这口钟是为了纪念前校长傅斯年的,他认为一天只有21个小时,剩下的3个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如果一个学生,一天到晚都把自己塞得满满的,在充满压力的情况下学习,想想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

最后是不科学。制订该时间表的人,还“拉出”作家高尔基的所谓名言“不知道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为自己“撑腰”。

这句话是高尔基说得不假,道理也很真,但这句话却是高尔基笔下的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翁对人生的感悟,“不知道明天该做什么”是在说人生不能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每天碌碌无为是不幸的。也就是说,这里的“明天”并非是指我们现实中的明天,而是代指“人生未来”,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一个人要有人生大目标,为了这个大目标,要制订出行动大计划,可以具体到每天,也可具体到每个单元,但却不必具体到每分每秒,而不必要用计划去束缚自己的手脚!更不能用计划将一天24小时的每分每秒去塞满!实行人生目标,要的是脚踏实行动而非周密的计划!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预”要适度,过犹不及。

平湖一柱以为,这张所谓的清华学霸的时间表,不过是忽悠孩子和家长的一个噱头,即便果真有此人、此表,也仅供参考。因为它只适合于制表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每个孩子都适用。

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不一样,家长要指导孩子,根据自身实际做好自己的计划,不要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做第一万个把鲜花比喻成美人的“愚者”!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关键词: 清华学霸 每个孩子 凡事预则立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