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提出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一观点,强调生命的循环往复都是在竞争中进行的。孙先生也说过,“
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便要奋斗。”
再加上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也变得非常激烈。
而在竞争中有良性的竞争也有劣性的竞争,比如“内卷”就是一种相对恶性的竞争方式。所谓“内卷”,指的是非理性的内部竞争,很多时候甚至是被迫参与竞争。这一现象不仅仅发生在企业内,就连许多学校都难逃内卷。
在山东就曾发生过一桩校园惨案,某高中初三学生,为了能够成为班级第一,持刀捅死了自己的同班同学。事发前犯罪嫌疑人曾多次威胁死者。
2018年6月5日,是山东省淄博市的小马(化名),放学后背上书包准备回家。在学校学习了一天,他只想回家好好地吃顿饭休息一会。平时一直都是班级第一的他,虽然对学习很上心,但也知道劳逸结合,一味地努力学习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但他不知道的是,早就有人盯着准备回家的他。小马的同班同学秦某对小马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虽然两人既没有杀父之仇也没有夺妻之恨,但在秦某的眼中,小马就是挡在自己前面的一颗绊脚石。
原来秦某和小马都是班里的尖子生,两人经常霸占了班级第一第二的位置,但小马技高一筹,多次排在秦某的前面,这让秦某对他心生怨恨,甚至产生了:只要没有小马,自己就是班级第一的想法。
特别是在小马获得了各项荣誉之后,让秦某的内心更加扭曲。2018年5月,小马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数学明星”,一时风头无二。可秦某早就看不惯小马,他直接找到小马,当面威胁他:
“你要是再敢考得比我好,我一定杀了你!”
对于秦某的威胁,小马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秦某只是无能狂怒,毕竟法治社会秦某还能做出什么违法犯罪的事不成?可小马到底还是低估了一个人内心的恶,或许他也没想到,秦某竟然会为了一个排名,酿成血案。
6月5日下午,背着书包回家的小马,在自己的家门口遇到了等候多时的秦某。小马看到秦某皱了皱眉头,虽然两人交情不好,但出于礼貌和同学之仪他还是准备打个招呼。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秦某看到小马后,立刻冲了过来,眼睛里闪过一丝狂热。
还没等小马反应过来,只见一把匕首捅进了他的胸口,随后匕首被拔出又连续捅了12刀,刀刀致命。不出意外,小马倒在了血泊中。秦某被警方抓获后,不止他的父母,就连学校的老师都没有想到,秦某会做出这种事。
事实上经过了解才知道,秦某和小马所在的学校,为了排名明争暗斗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这所位于山东淄博的中学,原本是某石油公司的下属学校,在2005年以前一直采用独特的划线政策。
在学校里,学生们不需要和其他学校的学生竞争,只要和同校的同学竞争即可。直到2005年高考制度改革,该校的学生才参加了统一高考,和全国学子站在了竞争平台。但制度改革了,学校里竞争的风气却保存了下来。
对于这种内部竞争,许多老师认为是种好事,毕竟能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但世间万物就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律,当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时,就会向反方向转化。内卷到了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引发矛盾甚至是惨剧。
因此小马的悲剧其实也算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只是小马刚好遇到了秦某,又刚好处处压秦某一头,他才成为了悲剧的主角。无论如何悲剧已经发生,秦某作为犯罪嫌疑人,他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秦某因为个人私怨,杀害同班同学小马,且手段残忍主观恶意极深,造成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属于情节严重的故意杀人,依法应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秦某作案时已满14岁却未满18岁,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得对其实施死刑。因此秦某一审被判17年有期徒刑,但小马的家属表示不服,提出上诉。
二审开庭前,秦某父母希望能够通过补偿的方式,让小马的家属谅解秦某的行为,从而争取到轻判。可小马的父母拒绝赔偿,只希望看到秦某得到应有的惩罚。最后山东省高院作出二审判决,撤回17年有期徒刑的一审判决,改判秦某无期徒刑。
这桩骇人听闻的校园惨案,看似是因为秦某内心的扭曲和怨恨而引发,实际上反映的却是我国教育的悲剧。老师家长只注重学生的表面成绩,而不关心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从而造成了两极分化的现状。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强,反而因为学习压力大,他们很可能会崩溃。特别是在“内卷”特别严重的环境下,焦虑和压力,成为了孩子走上歧途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