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学生和大学之间就有了奇妙的联系,独身一人从家乡赶往大学求学,大学既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谁料吉林一大学学生却在“家中”生病无人管。
大学是个特殊的校园,和中小学不同,大学生每天吃住学习都在学校,生活较为密集,在疫情出现以后,大学校园也成了重点关注对象。
目前各地仍有零星疫情,高校防控工作需要谨慎,很多大学为了保证师生安全,宣布延迟开学或开学结束封校,经历了两年疫情的学生,基本都已经习惯了封校,习惯了出门戴着口罩,但在吉林一所高校中,封校却封成了“笑话”。
“终于瞒不住了”,吉林一高校学生发烧40度无人管
随着网络的发展,分享生活已经成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平时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发视频或者日常,也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可没想到有一天也会成为“救命”的武器。
一位自称是吉林农技院的学生,在网上分享了近期的学校日常,让人看后疑惑不已,画面中的地方应该是图书馆,为何都用桌子拼成了床,还有不少学生的被褥放在上面,学生为什么不住寝室改住图书馆?北方现在的天气依旧很冷啊。
原因很简单,图书馆只是冷一点,寝室可是会要命的,该校学生称,寝室中住着个高烧将近40度的室友,疫情仍未离我们远去,高烧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清楚,可穿着防护服的老师却让学生们一起住,就算学生哭着求老师也没办法。
能到图书馆中住还算是好的,有的学生只能被隔离在宿舍,门口用胶带直接封住,宿舍中连厕所也没有,学生只能硬挺,基数如此之大的学生中,总有生理期的女生,这些女生也只能在宿舍中自救,这些都是刚刚成年的孩子,哪里有见过这样的阵仗。
有的学生自告奋勇当志愿者,想帮同学们一起度过难关,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让人心酸,生病了也只能让老师拿药,多盖几层棉被,处理方式不管用怎么办?谁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好办法,知情的家长更加崩溃,孩子刚开学就深陷危险,能不能挺下去都是未知数。
学生们终于有了希望,官方回应来了
学生们看到一条又一条求救信息石沉大海,依旧没有放弃,还有的学生发文称,希望有人可以看到,不要放弃我们。看得让人心酸不已,什么时候在学校想要活下去成了奢望?
为何学生们发的长文没有被关注?原来是学校“处理得当”,有人发文学校就会给学生打电话,撤销文章压热搜,学生们连求救的机会都被剥夺了。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学生们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一件件事被搬上台面,和高烧室友混住、生活用品极度缺乏、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看得人们心惊又心疼,不过学生们也终于有了希望。
300辆大巴车分别开往7个城市,让学生们有了正式的隔离场所,安全暂时得到了保障,但还是没能转移完所有学生,说明学校中的情况真的比想象更严峻,清空学校后,将进行全方位消杀,解决“校园危机”。
本次事件中学校有着巨大的责任,该校党委书记张立峰被免职,其余人员也将会在事件结束后受到惩罚。
学生的安危应该排在第一位,后续心理疏导也很重要
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学生们有了妥善的安置,可家长心中的大石头依旧不能落地,都是刚成年的孩子们,他们的未来本该无限好,但因为本次事件传染严重,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病例是谁,就算能治好,后遗症也会伴随着学生,花一样的年纪却在经历着狂风暴雨。
家长们无力又心酸,本以为在学校这一港湾,学生们应该被看管得很好,但却要为了生存自己拼命地活着,给学生的心中也会留下创伤。
疫情和自然灾害不同,疫情在慢慢地在腐蚀学生的心理防线,不知道当时已经在校的确诊的学生是怎么度过的,没有合适的治疗,想要向其他同学一样“呼救”,却又疾病缠身,学校的冷漠更是学生心中的痛。
学生的安危始终应该排在第一位,学生在得到妥善处理后,后续的心理疏导也很重要,也希望学校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们避风的港湾。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次大学疫情事件?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