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母亲晒儿子“学习照”,评论区却充满“质疑”,难道努力也有错?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13 06:54:25

俗语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谁家孩子成绩好成为家长“管教有方,倍有面子”的吹捧对象,都希望自家子女成绩优异,拿得出手,也好在未来成就自身一番天地。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变,对学生优秀程度衡量标准的单一化,很多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评判标准被限定在成绩的优劣上,有的家长甚至简单的认为,只要学生保持成绩,每天都在“读书”就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学生被禁止拥有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兴趣爱好,杜绝一切“无用”社交,把所有心思放在学习上,才能对得起父母为之付出的辛苦。试问大多数家长,这样的培养教育方式,学生的未来确定能如你所愿?

有一部分家长带着“补偿式”教育,自己没有做到的让学生达到标准,自己吃过的亏,绝不让学生再尝试,以“我是为你好”的口吻,“扼杀”了学生探索的种子。

母亲晒儿子学习照,评论区却充满“质疑”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学生保持优异的成绩,成为别人眼中的“学霸”,将来成为国之栋梁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是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各有不同,有些家长认为值得庆贺的事情,可在另一部分家长眼里并不值得炫耀,甚至还会遭人鄙夷。

一位母亲晒出儿子学习照,与热闹玩耍的其他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参加家庭聚会,心无旁骛的儿子一心扑在学习上,为此这位母亲倍感骄傲,称孩子目前正在读高中,从小就特别自律,有自己的学习规划,是不用家长操心的“学霸”。

母亲欣慰发图并配文:自律者出众,懒惰者出局,结果却适得其反,评论区充满质疑,称家长“造作炫耀,虚荣心太重”。

无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我们都不应该把评判标准只限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不能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应该做到适当的“劳逸结合”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的体魄,才能最终成功。

社交也很重要,只关注成绩的好坏,也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

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大环境下,父母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一些学生纵然成绩优秀,却不懂如何适应群体生活,迫使个别学生被群体边缘化。

个别学生不会表达情感,使用“暴利”解决问题,造成“校园暴力”,还有一些在“权威型”家庭成长的学生,养成了迎合,讨好型人格,不懂的拒绝成为老好人,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群体生活中85%的学生具备社交能力,通过“冲突-和解”的不断循环,学会自我管理。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交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了解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以便及时提供帮助及疏导,锻炼学生的逆商,提高面对挫折摆脱困境的能力。给予学生无条件的信任感,让孩子知道无论何种境地,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

重视素质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把握综合能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的教育形态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家长和学生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加强思维训练,要有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提升创造力为我国储备创造性科技人才。

素质教育转变的大环境驱使下,家长应该注重对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及道德品质的培养。自理能力往往体现在有计划有规律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待到可以严格要求自己,自律性得到一定提升后,学生的思想觉悟就会有飞跃的提升。

优秀的学生背后一定站着优秀的父母,若没有打好地基,建成的高楼也不能稳固,只能是空中楼阁。要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不要对学生过分要求,更不能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进行比较。

父母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要做到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快乐与充实的感受。让他们的成长不再怅惘更坚定。

今日话题:你认为家长应该关注学生哪些方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评判标准 应试教育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