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前一直都听到父母们说到“教师”这个行业,是一门铁饭碗,曾经的我们也对这个铁饭碗有了憧憬,毕竟工资高,工作待遇好,最重要的是还有别人没有的寒暑假。
但是现在,那些教师们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有多么的好,因为现在的教师工作压力大,就连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都常常没办法兼顾。
此外,作为教师,好不容易可以照顾家庭孩子了,但是挑刺的家长又“上线”了,常常将老师们的生活搞得不得安宁。
扬州教育局通知,教师不得无偿给亲戚子女补课,教师作用何在
在此之前,就有一个消息在网上曝出:
有家长提议在职教师不允许给自己的孩子补课,要将这项行为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如果一旦有老师触碰,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当这个建议出来的时候,的确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嘲讽,教师也是人,他们身为教师的同时,也是孩子的父母。
难道现在父母管教孩子都有错了吗?
但其实,从另一角度思考这个家长的做法,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都知道,在此之前,就有一些在职的教师在学校公然给学生补课,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收入,甚至有一些在职教师要求班里的同学都来报名自己设置的补习班。
而今年秋季正在执行的“双减”政策,就是对在职教师的补课行为有了明令的禁止,但同样在政策中,没有明确的说到在职教师不能给自己的孩子补课辅导。
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身边亲朋好友的子女是不是都可以让这位教师无偿的给自己的孩子补课?
而教师这个行业本身就涉及很好人情,如果教师拒绝了这些亲朋好友的无偿补课,那么是不是又损伤了他人的面子?那如果给他们的孩子补课了,是不是又缺失了教育的公平性?
而针对这个问题,扬州市的教育部门也做出了回应:在职教师除了在正常的授课范围内可以上课以外,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向任何人,在任何地点的任何时间进行有偿补课,如果在职教师一旦被发现这种行为,将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如果教师要进行无偿补课的,那么就要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登记,同时无偿补课的人数不允许超过五个人,并且不能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如果教师没有报备的话,就称为是有偿补课。
扬州市教育部门的回复,难倒了当地不少老师,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什么是补课了。
有些教师已经是为人父母了,如果按照扬州市教育部门的这个回复,那么自己也不能辅导自己家里的孩子,更何况想托付给自己照顾的亲戚朋友的孩子呢?
最近江苏省盐城市教育部门就对“违规”补课的老师做出了惩罚。
在江苏省盐城市当地的一所学校里,某年级的老师们将班上成绩较差的学生组织起来,做一次免费的辅导,并且是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对学生提问的,不懂的,老师们都耐心的答疑解惑。
但是正是因为这群师德如此高尚的老师,竟然因为没有及时向教育部门报备这项补课行为,受到了处罚。
虽然他们是无偿奉献,但是他们依然被扣上了给学生私下“开小灶”而不报备的罪行。
像现在,虽然国家推行了“课后延时服务”,学生们的作业似乎也能在学校完成,但还有大部分学生依然需要回到家中完成作业的,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把握住“课后延时服务”的这两个小时。
那么回到家以后,学生不会的题目只能问家长,可是谁又敢保证每个家长都会学生手上的题目呢?那么就会有家长去问老师,这个时候的老师该不该回答家长的问题呢?回答了算不算违规?不回答是不是又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或者有家长就会觉得老师不负责?
如果你在面对孩子的培养,不懂怎么做,对某个阶段缺乏认知的话,那么我推荐这本学生中流行最广的物理科普是《这就是物理》给各位家长。
现在选物理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反过来说,中国将来最缺的人才,肯定就是搞物理的。人弃我取,当别人放弃物理,正是我们弯道超车的好机会,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物理思维,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这本书作者是约瑟夫·米森是著名的儿童科普专家,善于把难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生动的漫画。这套书不讲公式,不讲定理,就是用孩子特别喜欢的漫画方式,大量运用形象比喻,让孩子零距离接触物理学,比如讲物质三种状态:
1、固体中的分子以一种重复的模式排列,就像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一样;
2、液体中的分子运动更随意,就像一群自由行走的人;
3、气体中的分子运动速度更快,就像溜冰场中穿梭不停的溜冰者。
怎么样?是不是很形象,再配合上漫画 ,孩子肯定爱看啊,而且一学就会。
该书采用“故事+漫画”的形式,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和公式,用生动的故事和幽默的漫画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物理知识。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物理现象,下雨后,为何会出现彩虹?这个原理很多大人都了解,但是要想让刚学会字的孩子明白,就不太容易了。
《这就是物理》内容包含了85%的初中物理知识点,经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科院物理教授把关审核,确保了内容的严谨和科学性!现被清华附小列为“课外必读书”,目前已经热销3千多万册,受欢迎程度可见有多火。
央视《第一时间》和中科院权威推荐,家有5~12岁的孩子,一定不要错过这套神奇的漫画书,还不到一顿饭钱,就能把顶级的幽默物理老师请回家,真是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