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后,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考得好的家庭来说,沉浸在喜悦之中,而对于考得不好的家庭来说,则非常沮丧,沮丧之余有的家长把矛头指向了学校。
在一所学校的家长群里,有家长发布一则感谢信,耐人寻味:感谢雷式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尤其是班主任黄老师,我儿子中考654进来,高考482,是我儿子不努力不争气,没有给雷式争光,如果不在雷式,可能二本都上不了,感谢雷式给我儿子一个上二本的机会。
看这段回复,家长是”没好气“地感谢,孩子没考好,家长心情不好,这个很正常,但是这种“感谢信”,却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如果中考成绩能代表高考成绩,那么中考后直接上大学算了,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学生考不好,老师都是全身心付出,但是结果并不一定都能令人满意,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一、中考成绩并不决定高考成绩
学习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初中成绩好,对于高中非常重要,所以,各个 高中都在争抢优质生源,这是成为名校的必要条件,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激发出学习的动力和斗志,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这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进入重点高中,大概率可以变好。
但是,高中有高中的特点,高中有高中的能力要求,并不是学生考上高中,就能考上大学,更不是中考能考600多分,高考就能考600多分,中考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结业考试,题目并不难,在选拔方面的作用也不是非常明显。
二、60%左右的高中生,无缘大学本科
能考上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成绩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期待值都非常高,殊不知,在高中,还会“淘汰”一半多的学生,他们将无缘本科。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多数省份的本科录取率在4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60%的学生无缘本科,而如果想考上985大学、211大学,那只有全省前5%的学生才有机会。
所以,进入高中阶段,多数家长都在不停地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到了高中才知道,考大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三、什么样的学生会在高中掉队?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会在高中掉队呢?根据高中老师的总结,主要有下面三种类型:
1、不想学习的学生
高中阶段,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更高,所以那些不想学习的学生,首先会在高中掉队。不想学习的学生,能考上高中吗?
当然能!现在很多初中生,都是被家长、老师、辅导班逼着学习的,这些学生本来就不自觉,初中内容相对基础,随意逼着学是可以学好的。
但是,高中阶段的内容,可不是逼着就能学好的,那些幻想着让老师管得严些就能学得好的家长,应该实际一些,孩子没有主动性,高中是不可能学好的。
2、不会学习的学生
死记硬背,机械刷题,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态度很好,令人感到,但是到了高中,依然会被“淘汰”,因为高中知识,深度和广度都不是初中知识能比的,题目更加灵活、开放,并不是努力即能学好的,很多学生只听课不思考,只做题不总结,处于“伪勤奋”状态,这类学生很难适应高中的学习。
3、初中被过度压榨的学生
现在初中的“内卷”非常严重,中考50%的录取率,让初中的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家长为了把孩子送到高中,都会把孩子送到一些作业多、抓得紧的初中,以私立学校更加明显,这些学生在初中被过度压榨,学习成绩被人为拔高,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初中阶段或者中考时成绩还不错,但是高中也容易掉队。
所以,当孩子进入高中,并不是说“一只脚已经迈入大学”门槛,在高中阶段,也完全可能掉队,最后无缘本科,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但是更多的主观原因,没有一个老师不想让学生变好,但是谁也取代不了学生自身的努力和能力。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