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研究生逐渐成“女儿国”,导师抱怨招不到男生,原因究竟为何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15 11:33:29

在原来的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可谓是“抢手货”,但凡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想要就业都不成问题,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逐渐增多,部分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越发不占优势,于是他们把目光放在了“读研”这条道路上。

事实上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都在逐渐增多,今年更是突破了457万,但是在这些考研大军中,不少人都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图书馆备战考研的以女生居多,而有时候一名导师带的学生大多也都是女生,这让不少人好奇,难道继小学教师后,研究生也要成“女儿国”了吗?

研究生男女比例失衡,导师抱怨招不到男生

其实的确有数据显示,每年报名考研的男女比例是失衡的,女生考研人数远超于男生,甚至不少导师也抱怨招不到男生,甚至有部分研究生导师表示,如果遇到条件差不多的男生,可以放宽些条件,足以证明男生数量的确不多,那么原因究竟为何呢?

其实从客观上分析,男生考研人数少于女生或许和专业难度就业情况有关,虽然不绝对,但是大多数男生都是选择理工类专业,这些专业在考研中难度较大,近年来国家线也在逐渐降低,所以可能会造成录取人数不多的情况。

其次很多理工类专业都有很强的技术特性,比如说电气自动化,建筑工程等等,这些专业本科毕业后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本来多数学生考研就是为了就业,如果本科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自然就不用考研了。

还有一点就是考虑到男生成家立业的问题,在大众看来,多数男生都肩负着养家的职责,相比于读书,很多男生更愿意尽快地工作挣钱,或者是发展自己的事业,而研究生还需要读2-3年,除了时间也要花费不少的金钱,很多男生比较有责任感,希望尽快帮父母分担。

研究生逐渐成“女儿国”?其实并不绝对

虽然从考研报名人数上看,女生的数量是远多于男生的,但是要说研究生渐成“女儿国”其实也并不绝对,因为读研的男女比例还是要看专业性质,在一些理工类专业,依旧是男生的数量占微弱优势,比如说以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的男女比例为1.78:1,小姐姐还是属于珍惜资源。

而在南京工业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体育学院,女研究生的比例则为百分之百,而前不久22考研笔试刚刚落幕,官媒也发布了一组数据,我国女研究生数量占全部研究生的50.9%,所以从这组数据看来,男女研究生的数量还是相对平衡的。

其实在考研过程中,男女生都有对应的优势,考研因为涉及到英语,而且有不少知识点需要复习,这对擅长背东西的女生来说比较有优势,而在导师面试环节,除了笔试成绩,导师也会考虑到试验中的一些力气活男生更方便,所以男女生考研都是有其长处的,并不存在因为性别不同而区别对待的情况。

无论男女,导师更喜欢这样的学生

考研主要分成两部分,笔试和面试,笔试这部分不用说,别管性别或其他,成绩决定一切,而在面试部分,则要看导师更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了,虽然每位导师的倾向不同,但总的来说,导师会更喜欢符合这些条件的学生。

无论男女,不娇气,能吃苦是基本,有些导师下意识地想选男生,就是因为部分女生给导师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虽说是导师,但是研究生很多时间都是在帮导师做实验,做任务,一个娇气的学生,并不是导师所希望的。

其次是双商较高,能够考上本科再通过考研笔试的,通常智商都不会低,毕竟读研也是在从事科研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学生的智商不能低,而在大家智商都差不多的基础上,情商高的学生则更胜一筹,能够预见导师的需求,懂得人情世故见机行事的学生,哪个导师能不爱呢?

最后如果学生成绩一般,也不太懂得人际交往,那么性格温厚一些,少说多做也是很多导师欣赏的,毕竟大多数学生都是普通人,能够踏实做事,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少耍小聪明,做到这几点也算是难得了。

无论是考研还是读研,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所以不管性别,只有努力且有能力的人才能成功上岸顺利毕业,有考研想法的学生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考研看性别”的言论吓到了,很多时候学生的个人能力才是最主要的。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关键词: 物理学家 基本概念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