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老师通知,上过辅导班的孩子居家隔离,结果只有6名学生来上课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15 18:13:42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从去年开始,国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按照要求实施了“双减”政策,与之对应的,学校会推出课后延时服务。

这项政策的提出对于学生们而言可谓是减轻了大量的学习辅导以及辅导负担,同时学校主动承担起课后延时服务的责任,对于家长们来说,就不用为不能按时接孩子放学而发愁了。

不过,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众多家长面前,那就是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按照目前的大环境,依然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排名作为录取依据,于是家长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地帮助自家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如此一来才有机会考上重点高中,从而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但是问题来了,教育部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双减”政策,但是家长们又想要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那么这时候家长们又该怎么办呢?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部分家长就开始私下与一些非正规辅导机构或个人取得联系,从而让自家孩子能够继续上辅导班,保障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

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一些尴尬局面的发生。

上过辅导班的孩子居家隔离,结果只有6名学生来上课

近日,国内部分区域出现疫情反弹,对各地的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考验。为了防止病毒传播,一般出现确诊病例之后都会进行流调,并公布确诊病例的行程轨迹,从而让大家能够自查是否与确诊病例有去过同一个地方。

而北京最近就发生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在确诊病例中有人去过辅导班,而最让人担心的是,一般有的孩子不仅参加一个辅导班,同时报名多个辅导班的大有人在。

于是就可能因为一个孩子确诊而让众多孩子成为密接或者次密接。

为了避免病毒扩大传播,对重点人群需要进行及时管控。所以就有个别学校要求老师在班级群中发布了这样一条通知:

“所有上过辅导班的孩子都居家隔离,没有上过辅导班的孩子不受影响,可以到学校上课。”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只有6名学生到学校上课,环顾整个教室,空荡荡的,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尴尬。

“双减”背景下,家长们的“斗智斗勇”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说白了,就是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辅导班。如果是平时老师这么问,估计有的家长或者孩子不会实事求是。但如今事关疫情,大家不敢马虎,只得乖乖承认自己孩子确实上过辅导班。

从这个班级的情况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孩子依然在上辅导班,而这种现象与教育部推行的“双减”政策明显是背道而驰。

你说家长们不知道“双减”政策吗?当然知道。那么他们为什么又要如此义无反顾地坚持让孩子上辅导班呢?甚至即便是偷偷摸摸的也要让孩子去上。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家长们不愿意自己孩子“躺平”,在最终结果没有确定之前,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家长们也愿意付出百般努力。

毕竟作为过来人的他们,太清楚学历的重要性;太清楚同等学历情况下,名校的重要性。

所以家长们希望自家孩子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而他们也愿意在孩子身上投资。

有人说,这些家长难道不心疼孩子吗?这么拼命地学难道孩子不累吗?

很明显,家长们都知道孩子读书苦,读书累。但是他们更清楚,如果读书的时候不苦,不累,那么今后参加工作走向社会之后,只会更苦更累,而且持续时间还更长。

所以如果让作为过来人的他们来选,他们宁愿孩子苦3年,6年,也不愿孩子苦一辈子。

所以,如今家长们其实很矛盾,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只能和有关部门“斗智斗勇”,其中的心酸和无奈或许只有家长们才明白吧。

都想望子成龙,但需量力而行

需要强调的是,几乎所有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是家长们也得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究竟是多少。

不能盲目地给孩子报名参加大量的辅导班,导致孩子怨声载道,难以承受。当这种高压的学习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内心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容易出现心理层面的问题。

此外,数量不代表质量。如果孩子不想学,那么参加的辅导班再多也没用。相反,只要孩子愿意用心学,主动学,那么即便只有一个或者没报辅导班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所以,望子成龙也得量力而行。

关键词: 望子成龙 的重要性 量力而行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