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选调生”有多好?1300多名清北高才生扎堆竞争,学霸都想啥呢?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15 22:30:34

许多人对“选调生”的印象就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满怀理想和抱负,扎根贫苦偏远的基层,带领着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谱写一段佳话。

可现实中的“选调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继续考研一样,或许只是因为不太容易就业而催生出的热门“晋升渠道”。

不过不管哪种理由,想要成为“选调生”并非大家想得那么容易,门槛要比“国考”高好多。

1300多名清北高才生扎堆竞争“选调生”,学霸们都在想啥呢?

按照人们的惯例来看,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简直是“天之骄子”,他们可以选择的职业范围要比普通毕业生大很多。

但相对于一般岗位来说,公务员的身份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且旱涝保收,如果能够考入“选调生”的行列,那么还会具有更多的优势。

而且从2021年的定向招录选调生名单就能得出,清华、北大两所名校不管是在省选调还是中央选调名单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比如在河北省定向选调生拟录取名单中我们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在878名候选人中,这两所名校的学生占据了大半名额。

另外,有数据显示,在21年定向选调生拟录取名单中,总共有1300多名清北毕业生扎堆报考“选调生”考试,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选调生”真的很香吗?为啥名校毕业也要扎堆报考呢?

“选调生”这一身份究竟有多好?

“选调生”顾名思义,一选二调,“选”是从本科院校选优秀的学生,“调”是往全国各地基层重要岗位上调。

对于有意向从事公职,工作或是想从事一份稳定、体面的本科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同样是公务员,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体制这内的人,虽然省去了去基层锻炼的环节,但通常只会从事固定的岗位,履行应有的职责,晋升机会有限。

而“选调生”入门即有职级,即从学历上来看,被选调的本科生通常对应的都是科员级别,硕士对应的是“副科”,博士对应的是“正科”。

因为有机层锻炼的经验,而且他们本身就是作为储备干部来招录的,所以当他们回到市属或省直单位的时候,通常都会更进一级,所以相对而言工作稳定且晋升更加迅速,这也就难怪清北学子会扎堆报考了。

名校学子想要报考“选调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较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群来说,“选调生”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想成为“选调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选择的范围是正规院校品学兼优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这条看似简单的规定,但“应届毕业生”且“品学兼优”就足以淘汰一部分人。

其次,有些地区在招收“选调生”的过程中,还会增加“党员(含预备党)”的身份条件。或者是学生干部优先考虑。

最后,经过了基础的筛选后,从报考到招收的比例来看通常是10:1,这又将淘汰一部分人群。

有意向的同学需要注意几个关键因素

越是经过职场洗礼的人,在给后辈职业规划时,越会建议其从事稳定且待遇丰后的工作,公务员就是不错的选择。而“选调生”是公务员的“升级版”,如果有意向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

◆成绩优异,有参加大型活动的经验

对于学生来说,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因此成绩优异是关键。

在保证各科合格达标的基础上,还应该尽量争取更高更好的成绩,比如连续获的奖学金或是取得某方面的证书等,都是很好的证明。

同时,只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尽可能地参加学校活动,无论是加入学生会或社团,亦或是协助学校组织大型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拥有党员身份,三观正

在校期间,学生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尽早提交入党申请书,主动学习并定期向党组织提交思想汇报,接受组织的观察与考验,毕竟只有思想积极、三观正的学生,在报考“选调生”的过程中,才会更具优势。

◆为人处世的经验也不能少

有不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霸比较特立独行,甚至不乐意与人交往。这往往让他们性格内向,甚至缺乏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报考“选调生”的过程中,也许能够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但在进一步面试和培训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缺乏经验而落败。

现实中的很多家长,总是不停地督促孩子学习成绩,盯着他们每次的考试排名,压力之下,要么很多孩子厌学彻底学不进去,要么很多孩子高分低能,缺少了创作力和想象力!

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也造成了我们今天在基础理论研究、基础创新上的薄弱。

基础教育的现状告诉我们,人文素质教育刻不容缓,但相对于语文、数学和英语,那些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等学科,枯燥的年代和历史人物、气候特性、事件等知识点,却总是那么容易忘记。

“能不能做到更好?如果跳出课堂,历史、地理、哲学等等会变成什么样?还会这么高冷吗?还好有位曾经的历史学渣,有了好办法:让“学渣”感兴趣,给“学渣”讲明白!

陈磊,全网1300万粉丝的知识类公众号“混知”创始人,他开创的漫画式科普,引领知识学习新潮流,总阅读量已超过2.6亿!

混子哥漫画讲历史的成功,不仅让张泉灵和他的儿子成了混子曰的粉丝,更让张泉灵在转型投资人之后,直接赶到上海找到陈磊,给他投资了147万元,支持陈磊辞职创业,专心做漫画讲历史的内容商业化。

“半小时漫画”,从漫画讲历史开始,致力于用漫画这种视觉化的轻松形式,把一本正经的知识变成有趣又有料的漫画科普书,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还是历史、经济、生物、地理,所有搞不明白的知识点,半小时漫画统统帮你在哈哈大笑张红轻轻松松搞明白。

从2014年的第一篇成名作《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这事儿就好理解了》开始,到2017年的第一本《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实体书出版,再到2020年的全系列热销千万册,混子哥陈磊,让课堂上枯燥的知识不再高冷。

新民周刊评价称:陈磊(笔名二混子、自称混子哥)将知识转变为漫画后,硬知识软了很多,加上他的插科打诨,硬知识不再面目可憎,甚至变得老少咸宜、高低通吃。

比如在《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中,搞笑幽默的漫画,趣味横生的语言,上下五千年历史被解读得活灵活现。秦始皇少了几分威严,杨贵妃也成了邻家大姐,混子哥用漫画的形式与幽默的文字讲述着晦涩的历史故事,使人忍俊不禁。

但在趣味之外,陈磊和他的团队又极其追求史料的严谨和极简!

严谨:书中文字全都经过专家层层审稿,坚持只做历史的搬运工;极简:看半小时漫画,通三千年历史,脉络无比清晰,看完就能倒背。

半小时看一部漫画,通三千年历史,脉络无比清晰,看完就能记忆深刻。

而且,这套书不仅仅是漫画那么简单,更是一套科普漫画,不仅有趣而且硬核,带孩子读《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对孩子的智商、情商、三观都有极大的帮助。

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历史原来这么好玩”!张泉灵说,“换个方法学历史”,陈磊和他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值得一看。

关键词: 向党组织 大型活动 公务员的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