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北大才女24岁英年早逝,去世时,北大第一次为学生在八宝山办追悼会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16 16:30:19

爱因斯坦曾说过:

"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这话读来不禁使人感慨生命的自强不息。

在命运的安排下,每个人的出身无法选择,但人们可以选择怎样的活,是在激流勇进的困境中退缩,成为懦夫,还是在困难重重的泥沼中咬牙前进,成为英雄,这都是个人的意志选择。

每个生命

应有属于它的万丈光芒

,何不放手一搏,活出自我?

有这么一位北大才女,她出身于社会底层,饱尝生活的疾苦。她在经历辍学后重新返回学堂,以坚韧不拔的姿态向我们诉说着生活的美丽。她把生活的经历写成作品,受到了外界纷至沓来的好评。

她于18岁成功考入北大,24岁不幸去世

,去世时,

北大为她在八宝山举行葬礼

这个人便是

张培祥

出身农家,饱尝疾苦

1979年,张培祥出生于湖南,她

家中一贫如洗

,生活条件极差。她的父亲体质羸弱,患有数种疾病,她的母亲在幼年时期因小儿麻痹,一只手几乎瘫痪了,还曾经做过乳腺切除手术。

张培祥便是在这样贫困、充满病痛的家庭中成长起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张培祥十分的早慧,在她年纪很小时,她就会主动的帮助父母亲分担家务,承担一部分家中农活。

在张培祥6岁时,她进入了小学,开始她的新生活。当张培祥10岁时,张家已经

没有任何能力再继续供她读书

了,这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无疑是

"灭顶之灾"

,这意味着孩子必须要走出学校的舒适圈,去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幸好

张培祥的姑父姑母十分喜爱她

,他们把张培祥接到了身边,

继续供她读书。

1991年,张培祥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的

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

得知此消息的张培祥高兴极了,但担忧也随即而来,去市里读书对自己无疑有巨大的帮助,但市里的开销也是巨大的,姑父姑妈可能也没有能力去负担。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张培祥还是决定去市里上学,去感受一下这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大城市。张培祥没有钱买书,她每日放学后便去附近的书店蹭书看,这对于她而言是最愉快的时刻。她认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看书的时间总能使她忘记生活中的烦忧。

在张培祥高二的时候,她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家中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钱供她上学了

。出于无奈,张培祥

被迫辍学

,幸而此时张培祥遇到了她人生的贵人——当时的

中学校长罗定中

罗定中看重张培祥的资质,也为这个自强不息的女孩感到敬佩,他

决定资助这个女孩完成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业。

不断拼搏,考入北大

"永远没有人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顽强的意志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它能在逆境中使人保持自信,在绝望的困境中激愤人前行。

成大事者皆是意志坚挺的人

,意志散涣的碌碌无为之辈,终会在社会的筛选中淘汰。张培祥便是个意志坚挺的人,她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拼搏奋斗,不断地自我牺牲。

在校长罗定中的帮助下,张培祥成功的完成了高中的学业,同时,她也没有辜负校长的厚望,1997年,张培祥

以全省第五的成绩考入法学院。

在大学时期,张培祥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她每天都像吃不饱的孩子一般,不断的从书籍中汲取营养。连张培祥的舍友都说:"她就是个读书的疯子,你要是哪天找不到她了,去图书馆,准能找到她!"

2001年,张培祥以优异的成绩取得法律学士学位,之后她继续在

北大攻读硕士学位

。在此期间,张培祥创造了许多文学作品,收到了外界纷至沓来的好评,尤其是

《卖米》

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更是在社会上引起讨论的热潮。

张培祥把自己曾经和母亲一起卖米的经历写进作品中,真实的展现了底层农民生活的不易与艰辛,获得了北大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更是被外界誉为

"可以写进小学教材的优秀作品"。

除此之外,张培祥还是超级"红迷",她的笔名叫做飞花,她曾经创作过《大话红楼》、《飞花读红笔记》、《红楼十日谈》等优秀的作品,受到外界网友的一致好评。

不幸得癌,英年早逝

"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人生在世,世事难料,你以为的人生转机或许才是灾难的开始。试问谁能逃出命运的捉弄呢?

或许是天妒英才,2003年,

张培祥被查出有白血病

,这样的疾病在当时是没有办法逆转的。可怜的张培祥在病痛的折磨下不断消瘦,最后

香消玉殒

在外人看来,张培祥十分的可怜、不幸,明明已经成功的"鲤鱼跃龙门"了却还没有逃出疾病的折磨。然而张培祥自己却坦然的接受了这一切,

她认为这是她人生中的命定之劫,既然逃不过,那就笑着面对。

2003年8月27日晚9时,24岁的张培祥英年早逝,同年9月2日,

北大为了缅怀这位才女,特意为她在八宝山菊厅举办隆重的追悼会

,这也是北大第一次为一个学生在八宝山办追悼会。张培祥的亲人满足了她的遗愿:

将她的骨灰一半留在北京,另一半带回老家。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烛光虽不能与日月争辉、与灯泡比照明时长,但它有自我存在的价值。蜡烛的一生十分的短暂,却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比起安安静静的陈列、收藏,它更喜欢轰轰烈烈的燃烧,绽放生命的独特美丽,人不应该也是如此吗?

关键词: 英年早逝 自强不息 纷至沓来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