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教授郑强再次语出惊人,却说出了教育真正存在的问题!
郑教授说:“幼儿园非得上小学的内容,小学阶段非得上中学的内容,中学阶段恨不得把大学的课程都上了,超纲超前教学是典型的揠苗助长,不但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还扼杀了学生的潜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一想到进不了重点小学,就进不了重点初中,考不上重点高中,那重点大学更是无望,老母亲老父亲们就开始焦虑了。
毕竟优质的教育资源紧缺,一步步倒推,连幼升小试题,一年都比一年难,孩子童年的快乐时光早已成奢望。
超前学习,到底是教育的刚需品,还是盲目跟风、攀比较劲呢?
你的孩子超前学习了吗?
很多家长朋友叫苦不迭,我身边的朋友,在西安念书的一年级娃,作业要做到半夜12点。
随便在网上找一道模拟题,别说小朋友,成年人恐怕也要被难倒一大堆:
上了中学更是压力翻倍,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不是少数,每次看到一些新闻就很痛心。
换个思路,让孩子在幼儿园时过小学的日子,小学过初中的日子,高中过重点大学的日子,搞不好到头来,在普通大学又过上幼儿园的日子。
很多学生在大学里纯粹就是浪费时间,逃课、打游戏的不在少数。
除了特别复杂的专业,大多数专业知识其实一两年就能全部搞定。结果有些孩子十几年书读下来,搞不好还没有自己从小到大的兴趣爱好来得更有出息,这真的又是我们期待的结局吗?
在被周围环境裹挟着前进之余,不如多听听不同老师的建议,再做选择。
资深老师们怎么说?
孩子姥姥是老师,她经常给朋友家长建议,孩子在小学入学前要有一定的学前储备,但是家长们好像就固执认为提前学到时候入学就不听了,而且自以为是。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得,之前的准备会让孩子的自信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越来越优秀。
这个学前准备,并不是指一定要记背乘法口诀,而是要开始有识字、写字的预备,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我小侄女在幼儿园就是“打酱油”了,匆忙上了小学,根本认识不了几个字。其他小朋友都能够看懂题目,而她必须得等到老师统一读题,完成作业速度上自然就落了一大截,考试时也很吃亏。幸好她爸爸妈妈非常重视,后来多花了三年时间,才追上了平均水平。
还有一位中学数学老师也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是否超前学,关键还是看孩子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多数孩子而言,超前学了以后,可能会导致不重视校内课堂,听课习惯很糟糕的情况。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文A10 给孩子的数学三书刘熏宇 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微店
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