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给家长和孩子填报大学专业志愿的几条黄金建议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18 06:18:50

选专业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一共有771个专业,较之2021年以前又增加了31个专业。家长和考生们想全面了解这么多专业都不知道从何开始,更何况专业的发展趋势一直都在变化,之前道听途说的各种热门专业,现在有的却成了有名的冷门专业,比如前些年特别火的电子商务专业,但要是放在今天选了一个这样的专业,那才叫一个烦恼。但高考考完,家长和考生们始终得面对报考大学填报专业,这时家长和考生们究竟该怎么办?在此我们给家长和考生们几条黄金建议。

一、家长和孩子意见不统一?

以人为本,家长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也应合理听取家长和亲友们的意见,做到形成统一的意见,而不能因为志愿填报意见不合而衍生矛盾。

孩子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只有感兴趣的学科才能学得轻,将来职业与兴趣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孩子的兴趣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孩子和家长都要确认孩子的兴趣是否是真实的,长久的, 所以孩子也需要认真思考家长和亲友们的意见和建议,千万勿因一时的兴趣而选了一个将来不再喜欢的专业。兴趣和性格有极大的关系,建议给孩子做一次全面的职业兴趣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再来思考该选择哪些与你兴趣相匹配的专业。

二、选专业还是选学校?

这个根据家庭情况来看待,家境是豪门或有强大就业资源的,讲究的是门面,当然是学校层次越高越好,专业差点不影响;而大多数的一般家庭,毫无疑问应当首选专业。正如有人说的:大学只是你学习四年的地方,而专业是陪伴你一生的职业。选专业是选你将来可以从事的行业, 入错行业那将是一辈子的事。

三、选什么样的专业?

1. 如果学生出身普通家庭,想毕业后马上找工作挣钱养家,那选择以下这六个工科专业类中的专业基本上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与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智慧能源工程;

自动化类专业: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工业智能

交通运输类专业: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轮机工程、飞行技术、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智慧交通;

航空航天类类: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

这些专业可以让我们在大学里学到一门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比较容易找到一份高薪工作,而且不同层次的大学院校都有开设这类专业,高考成绩分高、中、低分段都有学校可选。

2. 如果你是高分考生,能够进入到顶级的高校进行学习,并且有志于继续深造研究,那么这些前沿技术方向的专业如集成电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新能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都是比较前沿的科技,只要在学校能努力学习,将来就一定能搭上时代发展的快车。不建议中低分考生选择这类专业,因为普通层次院校基本没有合适的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师资力量等),老师都很难把这些前沿技术讲透彻,学生就更难学好,毕业参加就业招聘很容易受到专业歧视。

3. 医学类、法学类、师范类这三大类专业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专业,不仅工作稳定,社会地位还高,福利待遇也不差,而且也越老越吃香。国家越发展医疗就越发达,社会法制就越健全、教育就越多元化越受重视,这方面需求的人才就越多。不过这三大类专业也是有各种诉苦的。医学专业学习时间太长,参加工作时基本都是30多岁了,而且工作时任务也繁重,当医生要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法学则是要背诵大量的法律条文,司法考试难度很高,通过率只有20%不到,而通不过法考就不能当律师, 只能做一些与法律相关的辅助工作。而当老师主要是一线城市或发达的省会城市老师职业太内卷,竞争异常激烈,非名牌师范院校毕业生或非研究生学历毕业生基本上很难进入,而三四线城市及偏远乡村的老师则福利待遇低。所以,学这三类专业的,基本上是需要学生有强烈的兴趣并有不断进取的强大意志。

4、如果不能吃苦,不能忍受长期户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的生活,就不要轻易选择地质、海洋、农学、土木这些专业。

5、如果不想或没有决心读研读博,就不要去碰"生、化、环、材"4大天坑专业。

总之,选专业要以学生本人的兴趣为主,选好了,剩下的就是坚持。没有一条道路是平坦的,但不懈的坚持会让你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更容易,前途更光明。愿每一位考生能选上自己最想要的那个专业。

关键词: 电气工程 信息工程 交通运输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