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生时代,都会将课本当成最重要的宝贝,刚刚发下来课本的时候,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包好课本,防止弄脏或者损坏课本,同时也会将课本当成最权威的知识。
教师也会把课本当做权威的教学素材,一切从课本的内容出发,但是课本真的是绝对的真理吗?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漏洞百出的语文课文吧。
语文课本上的“假课文”,仔细推敲却漏洞百出
语文课本在很多家长眼中都是严肃、严谨的,但实际上在语文课本上也有一些假课文,这些课文看上去积极向上,仔细推敲却漏洞百出。
《孔子拜师》这篇课文的内容是孔子十分谦虚好学,他为了学习亲自到洛阳拜老子为师,然后和老子促膝长谈,老子也倾囊相授,孔子就每天和老子学习。
实际上,孔子和老子只见过几次而已,他不可能每天围着老子去学习,所以这个课文明显就是夸大行为。
还有《斑羚飞渡》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很感人,讲的是斑羚群被猎人追捕,大斑羚羊保护小斑羚跳悬崖,老斑羚们牺牲了自己的身体,从而让小斑羚成功跳过悬崖。
老斑羚就只能坠亡,这个课文非常感人,很多小学生都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不禁流下了泪水。
但是事实证明,斑羚并不是群居动物,而且也不可能会生活在悬崖附近,整篇文章完全是假的。
《爱迪生救妈妈》,这个课文非常有趣,让很多人都记忆深刻,主要内容是说七岁的爱迪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故事。
在爱迪生妈妈阑尾炎手术的时候,家里的灯不够亮,而当时情况非常紧急,不能去医院,就这样被迫在家里进行手术。
当时的生活条件比较简陋,灯光也非常昏暗,没办法看清楚伤口,这时候聪明的爱迪生就发挥聪明头脑,找到了很多的大镜子,镜子反射出非常亮的灯光,妈妈就顺利完成了手术。
这篇就是一个漏洞百出的课文,因为首次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爱迪生7岁的时候却是1854年。从时间上来讲,根本有矛盾。
而且在家里做手术也不可能的这篇课文很容易会误导学生,让小学生误以为手术可以在家里进行。
为什么语文书中会出现“假课文”,专家给出答案
针对这些有问题的课文,家长非常苦恼,他们担心孩子会被误导,但是教育学专家表示,家长不必担心。
因为语文课文并非历史,大可不必计较,也不用那么严谨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语文课文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精神。
通过这些课文可以传达出正能量,并且让小学生明白那些道理,而且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
家长也不用对课文纠结太多,虽然有的时候学生会非常困惑,但是只要给正确的答复也是没问题的,家长也应当去鼓励孩子认真学习课文。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应到积极引导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且可以以身作则,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或者抱怨连天,要用正向思维去解决问题。
对于这些漏洞百出的课文,我们应当知道语文课文的真谛,是为了让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语文可以传承优秀的精神和文化,用一些简单的小故事,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让孩子更愿意去学习。
所以,对于一些具体的课文内容,大家不必惊慌,应当跟着学校的脚步,相信老师的教学能力,为孩子的学习保驾护航。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应当冷静,成熟的解决问题才是给孩子的榜样。
换句话说,家长有时间去挑毛病的话,不如把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身上,合理的给孩子一个答复,然后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培养他们的特长方面。这才是小学阶段的家长应当做的。
另外,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人文地理知识,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孩子才可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个人观点:知识没有绝对的,我们也不必过于较真,在小学阶段,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敏捷的思维,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分辨真善美,学会合作交流。
作为新时代小学生的家长,我们有责任参与到教学中,但是也请相信教学方向,相信学校和老师,配合老师的工作,才是我们应当做的。
今日互动:你认为课文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