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只能单向观察分析,不能横向对比,一旦横向对比,就会让自己产生很多的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导致大家“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穷追不舍的勇气。这不,一位重庆的高考生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研究高考志愿填报已经快2个月了,近日给笔者我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双一流中的一流学科与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A+学科对不上号?”
这位家长的确为难我了,我只是从事高考志愿填报的老师,而不是从事学科评估的职业人员,很难妥善地回答好这个问题。但是,这位家长的提问,倒是让我探究了一番,把第二轮“双一流”学科与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A类学科来对比一番。我先将两者的对比详细叙述如下。
双一流计划中的一流学科等于甚至大于A类学科的高校分析
这些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了几个A类学科,同时就获得了几个“双一流”学科,完全等同。比如中国人民大学14个、东南大学12个、中国农业大学9个、东北师范大学6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个、西北工业大学3个、重庆大学3个等。当然,低于3个的高校更多,如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同时都只获得1个学科的高校有25所、同时都只获得2个学科的高校有6所。
更让人吃惊的,估计是“双一流”的一流学科数量超过了学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A类学科数量的高校。如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了5个双一流学科,但只有4个A类学科;北京科技大学有4个双一流学科、只有3个A类学科;兰州大学有4个双一流学科、只有2个A类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有3个双一流学科、只有2个A类学科;华东理工大学有3个双一流学科、只有1个A类学科。其它如新疆大学、郑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大学等莫不如此。另外还有如河南大学、湘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安徽大学等32所高校均有1个双一流学科,但没有A类学科。
因为马上就要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了,对于双一流学科与学科评估A类学科差值只有1-2个,并不能过于惊讶,万一在新的一轮学科评估中入选A类也不奇怪。但是,对于数量比较多的高校,所有的A类学科同时都入选双一流学科,还是让人想一探究竟的。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远大于双一流学科数量的高校分析
毕竟,还有好多高校的A+级学科都没有入选双一流学科呢。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18个A+级学科,只有1个入选双一流学科。
我们来看看,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数量多于第二轮双一流学科数量的高校有哪些?最典型的非中国科学院大学莫属,30个A类学科只有2个双一流学科,差值达到了28个。我们看看其它高校的这个差值情况(A类学科数量多的高校),差值大于5个的高校有浙江大学差值为18个、上海交通大学7个、南京大学5个、武汉大学8个、哈尔滨工业大学9个、华中科技大学5个、西安交通大学6个、四川大学10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个、南开大学8个、天津大学9个、吉林大学5个、中南大学7个、华东师范大学9个、南京师范大学5个等。
写在后面
看到此处,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重庆那位家长的提问了:“为何有的学科所有的A类学科都成了双一流学科,有些高校的A+级学科都成不了双一流学科,而有些高校的B类甚至C类学科成为双一流学科?”这是一个笔者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留给广大网友们来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