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中小学时期,父母常唠叨的一句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当中,如果没有一技之长,那么很难在众多人才当中脱颖而出,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家长唯有不断地催促孩子成长,抚平焦虑。
孩子一出生,家长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好孩子启蒙的时候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的费用,比如跆拳道、钢琴、芭蕾舞、小提琴等等,也有很多家长自孩子进入小学就开始培养孩子在编程、奥数、英语方面的能力,以便孩子在进入校园当中因为有着这些技能得以在重大考试或者重大奖项当中加分。
近期,随着网络的传播,这些现象让教育部不得不重视起来,出手对学校出现的乱象进行规整,比如前段日子出台的作业管理十要求;培训班、托儿所的整顿,如今,教育部又开始着手对校园招生进行整顿,具体情况如何呢,我们来看看。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坚决斩断这种利益链。另外,中小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违规竞赛活动,现有的5项奥赛只面向高中阶段进行。
很多有名气或者升学率高的小学为了能够保持优质生源,会通过各项竞赛来选拔学生,相应的课外培训机构也纷纷嗅到了商业气息,与这些学校进行商务合作,比如必须通过在这个课外机构进行考试或者报考这个课外机构,才能够有相应的入学名额。
消息一经发布,很多家长都表示非常支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轻孩子的压力,而且在招生上能够更加公平。另外,还能够整顿因为竞赛等出现的培训班现象,就像之前流传的小学生就拥有了博士科研水平,提前拿到了名校的门票。
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反对,如果切断了通过考试招生,那么就要通过划区上学,这样一来,重点学校周边的房子也随之上涨,买不起学房的家长想送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或者学生想要逆袭,却求之无门,难上加难。
笔者分析
这个消息的发布,对于一部分地区来说,也有一定的成效。不管怎么样,教育部出台的政策基本上是经过各种调研、深思熟虑之后才公之于众,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部分人还是会因为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而打破这个规则。
不过,如今,教育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未来也会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地将这些现象修正。对于家长来说,也需要一个思想转变的时间,逐渐地在这个过程当中摒弃功利和浮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浮躁气息也十分浓厚,只有学校保质保量完成相关课程,教师也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任务,才能够让课外机构的热度降低,逐渐地把学校教育打造称第一主体,校外培训机构作为补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