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已变质,成了某些人的名利场和交易所。
01
各地都成立了各级名师工作室,从省一级直到学校,其中县(区)一级的名师工作室居多,因为县(区)一级的名师工作室既有影响面又便于开展活动。名师工作室的成立,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发挥名师的作用,培养教学骨干,在区域层面上发挥教育教学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哪些名师可以成立工作室呢?那肯定是要有正儿八经称号的名师,比如省特级教师、或者是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如果放宽一点条件的话,至少也要大市级学科带头人以上吧。我记得我地区成立名师工作室时,考核条件非常严格,符合文件要求的人不少,但最后审批下来的也就一个学段一个。
02
幼儿园到高中,四个学段竟然只批了四个,而且不均衡学科,谁厉害就谁上,可见要求之严,我当时有幸中了初中段的一个工作室。(为当年的我点个赞!)不过带了工作室后压力倍增,本来我在学校就教两个班的数学,工作很忙,如今有了工作室后就更忙了,每星期都要抽空出去听学员的课,然后评课,提出改进意见。
听课、评课,指导学员写论文做课题,那是常规工作,当然还要组织出外学习之类的活动。一期工作室约定时间为5年,在这5年中必须要让学员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有一个跨越式提升,这是教育局对工作室的要求。经过努力,到期考核,我的工作室8名成员中,有6名获得了区、市级名师称号;还有两位虽然没取得称号,但在区、市级评课选优中都获得了一等奖。
03
这样的成绩应该是比较喜人的,因此在下一轮名师工作室申报中,我继续申报了,但出人意料的落选了。看看那些名单上的人,我自以为在学科教学和研究上没人超过我,为何就落选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某次朋友聚会上,教育局的一位朋友喝了酒向我透露了内幕,揭开了我心头之惑。
他说,难道你没注意到那些工作室领衔人的身份吗?不都是校长或者教研室的人吗?我一愣,明白了!还有另外的原因,他说,现在工作室有经费了,你那时没经费,明白?呵呵,不过这些对你来说没意思,你要用那些经费需要学校校长批,他们就没这个麻烦了。最后他安慰我:你早就是特级、正高了,要那工作室干嘛?让给人家吧,人家还要靠这个博取名声呢。
04
知道了内情,当时心中还是挺不爽的,不过很快就释然了,正如朋友说的,我带工作室就是为人做嫁衣,自己不会有任何的好处了。何况,我在学科教学和研究上早已经名声在外了,不必再拘泥于一个当地的工作室了。我知道那些抢着要工作室的校长和教研室人员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名利。
他们也想着评更高一级的名师称号,名师工作室将是他们获取名利一个极好的平台。学员的成功就是他们的成功,工作室的资源就是他们的资源。以最简单的一件事为例来说明,有了名师工作室后可以邀请其他地区的名师来讲课,然后作为回礼,其他地区的名师也会邀请,如此名有了,利也有了。现在有多少所谓名师工作室都在做着这一类事。
至于名师工作室真正要做什么事、要达成什么目的,估计这些人是忘了,反正考核时有关人员总归会给他们面子的,不会像对待普通教师那样苛刻。每一届都会有不少名师工作室涌现,到底有没有起到名师的作用呢?用一些学员的话说,我只是参加,不知道为何参加!
各位,你如何看待这些名师工作室?
(图片来自网络)
关键词: 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