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5日,重庆各大学英语演讲比赛正在进行中, 中央社记者 俞创硕 摄。
台上的在演讲,台下坐着观众和评委,台下评委都是穿的西装。
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墙面上写着“胜利第一”的标语。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了陪都,不少的高校纷纷内迁入重庆。抗战时期西迁到重庆的高校有30来所,约占内迁西南高校总数的65%。内迁高校与重庆原有院校和新办高校加在一起,使得抗战后期重庆高校达到38所,居全国之冠。
1937年到1939年之间,从长江中下游的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迁入的高校,包括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山东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私立复旦大学、私立东吴大学法学院、私立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江苏省立医政学院、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
有这么多高校,也就有了大学英语演讲比赛。
为获奖者颁奖。
英语演讲比赛获奖者拍照留影。
民国时期的的大学教育,没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