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同学眼中“天花板一样的存在”,是啥样的?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21 12:16:13

全文共1466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本科五年

稳居专业第一

发表6篇SCI论文

玩转主持、民乐各大舞台

斩获国内顶尖高校offer

她在同学眼中是“天花板一样的存在”

现以总绩点第一的成绩

直博(保送)至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攻读心血管流行病学方向

光芒背后藏着多少热忱与坚持

今天,跟随小编一起走进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7级本科生

王健力的故事

学业耕耘——规划清晰,实力领跑

在学校,有3个坐标

贯穿了王健力的大学生活日常:

桥区图书馆二楼112座位

公卫楼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一楼201通宵自习室

大一刚入学

王健力就对大学有着清晰的规划

除了上课和去实验室做课题外

她几乎一有空余时间

就会在图书馆112号小桌上自习

早上7点50开馆到晚上9点45闭馆

第一学期结束

她就以4.388的高绩点位居专业第一

医学课程知识记忆点十分琐碎繁重

刚接触第一门医学专业课程

人体解剖学时

她对知识点记忆有着强烈的无力感

想要抓住每一个零碎的知识点

复习完一遍发现什么也没记得

一次次尝试调整方法后

她自创了最适合自己的

7天6轮理解记忆法

抓大填小,逻辑优先

用理工科思维学习医学课程

面对5年大大小小40余门医学专业课

她自有妙招

“每场考试上考场前

我的脑海里几乎都有一整本书

清晰的目录对应逻辑框架和知识点”

尽管医学课程学习任务繁重

王健力主动选择工科院系

难度系数较高的高等数学B课程

两学期均达到90+分

在全校名列前茅

医学生中一直流传

“生理生化必有一挂”

王健力以生物化学97分

生理95分打破壁垒

共20多门专业课程满绩

图书馆闭馆后

王健力就来到教室一楼201通宵自习室

继续一天剩余的学习生活

“其实我很享受深夜的论文时间

白天医学生满当当的课程、晚上去实验室

只有深夜整块的时间适合写作思考

教一楼201通宵自习室

见证了她深夜敲出的每一个单词

陪她度过文献阅读研究的每个凌晨

后来以第一、二作者发表的4篇SCI

都是一稿返修后接收发表

她也从一开始的科研小白

成为实验组小师姐

带着学弟学妹们进行实验、科研

王健力一直对科研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并作为学院唯一一名低年级本科生

进入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

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研究生一起定期进行汇报工作

日常上完本科生课程之后

背着书包就直接来到实验室

这个爱挑战的姑娘

承担了许多不同的科研方向

作为项目负责人

王健力主持一项

江苏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项目

以“优秀”结题(5%)

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

质性分析中国居民疫苗犹豫影响因素

探究疫苗犹豫与健康行为理论元素的

内在关联及其复杂作用机制

参加SAS中国高校数据分析大赛

从全国750+队伍中脱颖而出

“全力以赴地尝试探索

才能找到你真正的热爱所在”

大四时王健力

对协和医学院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方向

产生了浓厚兴趣

让她暗下决心加入课题组继续深入研究

并最终如愿以偿

全面发展——优秀不止亿点点

除了学习科研

生活中王健力也满腔热血

疫情期间

她和青年党员、团员一起

组建了青苗战疫志愿服务队

聚焦疫苗领域,构建免疫屏障

从2020年5月至今

进社区、进校园、进医院

持续宣讲新冠疫苗等相关知识

影响人数超过320万

作为班长

她还带领班级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

挑起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重任

她带领支部高质量开展各项工作

包揽东南大学“十佳”本科生党支部

等众多校级支部荣誉

祝愿每一位学子

都能和王健力一样

怀着满腔热忱与坚定

在未来,闪闪发光

奔赴自己的星辰大海!

原作者:邹晨曦 李巧玲 方涵

网络编辑:文屹峰

责任编辑:宋莹 刘卫东

中国大学生网(微信ID:dxszzcn)

关键词: 东南大学 专业第一 影响因素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