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护理专业进电子厂实习,中职教育不该如此!
当下,教育部门一直在推动普职分流,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近日一则学护理专业的学生,被学校派到电子厂实习,一天要在流水线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老师没收了学生的身份证的消息,一时间引发了网民的热议。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护理专业4个班的学生被统一安排到一电子厂实习,主要工作内容是加工、检测电子元器件。从实习内容上看,似乎这种实习对这些中职教育的学生来说,可能意义并不大,更像是廉价的劳动力。
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实习的单位应该是医院,而不是工厂流水线。中职学校如此安排学生实习,是对自身教育质量的否定,更是对学生未来的不负责任。尤其是当家长对普职分流仍然有些焦虑的背景下,中职教育发生如此事情,更是让这份焦虑又增加了几分。
中职教育进入到优质教育资源还要走多久?
无疑,要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就要维护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显然,这样的事情发生,人们对中职教育有增加了不少偏见。看来相关部门要推动中职教育发展,要实施普职分流也需要在这方面狠下力气。
不得不说,过去在许多人眼中,只有差生才会选择中职教育,优秀生都进入到了普高。毕竟孩子能够进入到高中,就能够有读好大学的希望。然而,如今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了问题,在细化的用工市场,需要多样性人才,普职分流可以说是顺应潮流。
那么,当下如何打消人们对中职教育的顾虑,也成为了相关部门关切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一些地区的职业院校升格为了大学,有的冠以职业技术大学的字样,成为了本科院校。可以说,这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不过,一所学校更改名字容易,但是想要获得社会认可却并不容易。这需要学校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通过就业赢得口碑。
因此,对“护士专业进入电子厂”的怪象,应该给予严厉的打击,斩断其中的利益输送链条。
作为中职学校,也不应该将学生作为赚钱的工具,更不该用学生“实习”来赚钱。中职学校应以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通过教学获得学生的认可,获得家长的认可,这样才能持久地发展下去。诚然,作为校方有“拿捏”学生的便利条件,常常以不发毕业证,甚至是“开除处分”来警告学生,在这看似“威风”的背后,则是学校每况日下的口碑和锐减的生源。
由此也可以看出,让家长接受普职分流,先要让中职教育改头换面,拿出一个学校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或许,中职教育不仅仅缺少好的生源,更缺乏好的管理者。诚然,普职分流是大趋势,但是这也不能成为中职教育者可以骄傲的资本。况且职校生也不是随意“打包处理的商品”,教育更不是一场“生意”。
我们需要工匠精神,更需要优秀的中职院校,“普职分流”下的中职教育,亟需优胜劣汰!
相信在时间的流失下,那些将教育当生意的学校将会被淘汰。当然,当下职业教育还需要整治类似的乱象,甚至剔除办学能力太差的学校,壮大优质中职学校,可能才能建立良好的中职教育生态。
届时,相信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会接受中职教育,让我国的工匠精神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