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参加考试,而平时的各种练习、模拟考试、测试都是为了大型考试做准备,比如中考、高考等。
长期对考试的重视,让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为了让自己考上一个好的分数,老师们不得不在校内给学生“加餐”,学生在离校后也常常会参加各种补习班,想要多学一点,学得深入一些。
由此就造成了教育环境中的“卷”,还有父母的鸡娃心态,为了制止这种越来越严重的倾向,教育部也就推出了减轻学业负担的“双减”政策,让学习的学习内容减少了,考试次数也缩减了。
不过很多家长都发现“双减”之后还有“多加”,比如一些地方开始非常注意体育、音乐、美术的授课,这类以往的“副科”开始被越来越重视。
22年中考难度又增加,两个“副科”纳入考试范围
根据教育部分的规定,在2022年的中考中,很多地方将会将“美术”和“音乐”两个副科纳入考试范围,也会将最终成绩纳入总分,这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做法。
美术和音乐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中并不受到重视,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考试不会涉及到,而老师和家长们都认为,跟考试有关的“有用”科目还学不完,哪有精力学习美术、音乐呢?
这类课程的时间往往被主科老师征用,不是说美术老师请假了,就是说音乐老师出差了,总之,学生们是很难看到这两类老师的影子。
“双减”政策下来之后,人们也逐渐发现,所谓的“减”其实要减轻、减少的是过重、过于超前的学习负担,整体上则会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和音乐被纳入考试,也是为了提起学校的重视,不然常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素质教育的提倡也会无疾而终。
其实很多学生对美术和音乐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还有些学生有着很强的天赋,不过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往往会放弃这两个科目,专攻考试的内容。
现在这两个课进入了考试,跟以往的主科有了同样的地位,喜欢学习的学生可就非常开心了,毕竟在相对枯燥的学习中,能学一点美术和音乐的相关知识,本身也是一个放松。
家长表示“伤不起了”,其实无需过度担忧
与学生们的放松心态相对的,是家长们反而感觉更紧张了,家长们比学生考虑得更远,本来在双减之后,中考就要严格执行“分流”政策,只有一半的学生可以读上高中,剩余的一般则进入职校学习。
在家长们看来,双减之后的学习内容已经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压力更大,再增加两个科目,会不会让考高中变得更难呢?不少家长感觉已经是“伤不起”了。
其实家长们无需过度担忧,因为教育部分发布这样的政策,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更大范围的知识,而不是要为难学生。
虽然有考试,不过也有相关规定,中小学的美术、音乐课程也会增加设置,保证每个学校都有充足的老师,而且美术和音乐的考试也不会像数学、物理那样难,只是考察基本的知识。
而且考试也会分成笔试和现场考试,所考察的内容再老师的授课中都会涉及到,不需要父母为学生做额外的补充,只要跟上课堂的进度就可以。
特别是大城市的学生,他们普遍家庭条件教好,从小已经有着相关兴趣特长的培养,考试的压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不会很大。
家长最重要的是先让自己的心态稳定下来,家长的状态好就是给学生吃了定心丸,其余的就跟着政策安排,好好上学校的课程就可以了。
美术音乐变成考试科目,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大家可以发现,当今社会知识内容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大学所学的内容可能毕业几年后就用不上了,那么再初高中多学一些东西,也会让以后的发展多一个出口。
美育教育可以让学生的身心灵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性情培养、人格塑造都是大有裨益的,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面对考试与学习的压力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家长和学生都需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对于新增加的考试内容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是一种负担,而是要看到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好处,积极对待。
个人分析:虽然美术和音乐加入中考的考试确实让内容变得更多了,不过毕竟难度不会特别高,大部分学生通过并不难,学生还是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以往的主科上,让美术与音乐变成自己放松的一个方式,或许才是两全其美的。
今日话题:你认为美术和音乐有必要纳入中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