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以“孔子”“礼崩乐坏”为例来谈谈“发散思维”复习法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23 09:50:10

近年来,很多行测题型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在「常识判断」和「言语理解与表达」板块表现较为突出,例如:

【2022国考,正确率22%】我国很多成语都与植物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投桃报李」中的「桃」和「李」属于同一科植物

(B)「藕断丝连」中藕丝的作用是为植物输送水和养分

(C)「望梅止渴」和「折梅寄远」中的「梅」分别是果梅和花梅

(D)「胸有成竹」中「竹」的年龄可以根据竹节的数量判断

本题D选项符合要求,一般通过观察竹叶和竹节的颜色来判定竹子的年龄,而竹节的数量与年龄无关,其他表述都正确。

一般来说,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选词填空」板块对成语的考查较多,而本文将其放在了「常识判断」板块中,把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和初中生物进行了融合,测试考生对成语的掌握是否「一知半解」。

从22%的正确率(和纯蒙近似)来看,绝大部分考生对此类题目都不太熟练。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在日常备考中要学会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做到「举一反三」,才能把包括「常识判断」和「言语理解与表达」等板块在内的知识综合学习到位。

这里就以孔子常提到的「礼崩乐坏」为例谈谈如何「发散思维」。

基础知识:「孔子」「儒家学说」是S级的知识点,公考曾多次考到,必须高度重视。「礼崩乐坏」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描述,可进行如下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1:典故出处与「崩坏」表现

学习成语或典故,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学习它的出处和具体背景。该成语典故出自《论语·阳货》,内容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译文】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可见本文内容为孔子对宰我言论的驳斥。

《论语》中宰我简直是问题儿童集合体,不仅调皮捣蛋,而且「歪理邪说」一套套的,经常把孔子气的不行,最有名的典故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宰我头脑活跃、思维开阔,极为能言善辩,是孔子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有理由相信《论语》是要通过塑造宰我这么一个捣蛋鬼的形象,来衬托孔子的言行。

发散思维2:为什么「礼乐」并提

「礼」的重要性大家或多或少都从历史教材上学习过,但为什么「礼乐」能被并称呢?相比起复杂精密的周礼体系,「音乐」似乎要简单很多,两者的并提,其实是非常值得大家注意的。

通过查阅《礼记·乐记》《荀子·乐论》等相关古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乐器的高贵和典雅、「乐」和「礼」结合时给人们的视觉、听觉冲击、音乐对人类感情的引导和抒发等,从而理解为何两者能够相提并论。

发散思维3:「礼崩乐坏」的代表性事件

提到「礼崩乐坏」的标志,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想到令孔子感到气愤的「八佾舞于庭」,想到战国时代来临的两件大事——「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然而真正的「礼崩乐坏」代表性事件要早很多,它发生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一般称之为「曲沃代晋(或「曲沃代翼」)」。

简单来说,「曲沃代晋」是春秋时代早期晋国一次长达67年的内战,最后,晋国曲沃的小宗篡夺晋都翼城的大宗成为晋国的君主,该事件是东周早期礼乐崩坏的代表性事件。

发散思维4:其他相关历史事件与背景

西周实行分封制是必然的——周朝国土面积比夏、商大很多,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无法做到直接管理。

「礼乐崩坏」也是必然的——即使没有「曲沃代晋」,也会有其他相关的事件发生,因为在缺乏直接控制之下,天子不可能保证自己永远比所有诸侯实力要强,诸侯也无法保证自己一直能压制大夫。

礼乐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和中国国情密切相关——上述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效保证了周王朝和后来的汉、唐等大帝国的基本稳定,和中国的「治理黄河」「中央集权制度」「盐铁专营」「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等都密切相关。

总结:「发散思维」对于备考常识、文字类的知识点非常重要,尤其在「知识点融合考查」越来越常见的当下,更是值得各位认真对待。

关键词: 发散思维 礼崩乐坏 言语理解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