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回顾“1991年卢刚案”:北大学子赴美留学,因奖学金归属枪杀5人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23 09:11:06

1981年,卢刚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专业学习。由于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日后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继续深造。由于卢刚家家庭条件一般,卢刚没办法自考托福,然后出国深造。他必须要考当时由爱国物理学家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学交流计划选拔项目。

1984年,卢刚参加了选拔考试,最终成功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

公费赴美留学

1985年6月,卢刚顺利获得了北京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卢刚拿着公费远赴美国,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正式开始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

爱荷华大学

刚进入爱荷华大学后,卢刚就以物理尖子自居,虽然这所大学里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但卢刚却并不喜欢和这些同胞一起合群,他喜欢一个人待着。总觉得自己在物理学上的成就比周围的人都要高。

事实上,当时的卢刚研究的领域是电浆。而直到现在,整个美国也才只有300多位从事于该领域的科学家。由此可见,如果卢刚学成归来,对于中国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不过卢刚的性格却造就了他难以成为栋梁之材,他独来独往,作风怪异,脸上永远是阴霾笼罩。和人交往时,卢刚说话尖酸刻薄,从不顾及他人面子,经常拿着别人的痛处说事,这让导致卢刚的朋友极少。

性格孤僻

除此之外,在生活上,卢刚又是一个极为好色的人,到美国后,卢刚经常会换女朋友,几乎是见一个爱一个。只不过因为他没钱长相一般,很少能成功地追求到女孩。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也经常出入美国一些酒吧、色情场所。

让卢刚引以为荣的便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但是一个学弟的到来,让卢刚陷入了怪圈。

山林华简介

1987年,卢刚所在的留学生宿舍里来了一位从中科大毕业的留学生,他就是山林华。

山林华,1964年出生于浙江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作为家中长子,山林华从小学习优秀,为的就是能出人头地。早些年,父母除了种地还要四处揽工,就是为了给山林华凑够学费。1980年,16岁的山林华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这在当时是比清华还要难考的学校。

进入中科大后,山林华选择了物理学。并为之不断奋斗,1987年,山林华获得了中科大物理学硕士学位,之后便和卢刚一样拿到了远赴美国深造的公费留学机会。

刚来到爱荷华大学时,山林华就和卢刚住在同一间留学生宿舍里。两人也拜在同一个导师戈尔咨教授的门下。这样看来,山林华属于卢刚的同门师弟。在爱荷华大学里,山林华学习认真,为人热情。结交了不少好朋友,并且还和一位来自安徽的女孩结婚了。婚后,山林华省吃俭用每个月都会给浙江老家寄去生活费。

同门师兄弟之间的竞争

卢刚和山林华同属于戈尔咨教授的学生,两个人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出色,在参加博士资格考试时,卢刚的各门科目都是“A”,他的成绩已经刷新了校物理系记录,而山林华则稍稍逊色。但是成绩终归是成绩,物理学最重要的还是在实践方面。

卢刚是一个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自大狂,很多时间,他甚至不认同教授的观点,经常会和自己的教授吵起来,甚至不按照教授给他规划的选题走,非得自己找了一个导师并不擅长的选题。而山林华虽然也才能出众,但他很低调,在导师面前也很谦逊。他跟随导师选择了一个让导师满意的选题。

因奖学金产生恨意

1990年,卢刚和山林华都完成了博士论文,两个人均参加了博士论文答辩,山林华的论文一致获得了多位导师的好评,更是被这些教授被推荐为优秀论文,还获得了DCS学术荣誉奖,奖金2500美元,这是该校毕业生的最高荣誉。

反观卢刚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的论文不但没有获奖,还被导师们不断指出错误,他没能通过答辩,导致只能让他下去继续修改论文。

山林华博士

就这样,自己的师弟提前一年获得了博士学位,还留在了爱荷华大学继续做博士后研究,而自己却还要多待一年。他愤愤不平,多次找到导师上诉,希望导师能够重新审视他的论文,但都被导师拒绝了。卢刚很郁闷,在他眼里,明明自己的论文非常好,为何却得不到导师的欣赏呢?肯定是山林华和几个教授串通好了,在卢刚眼里,山林华是一个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小人。

那一年里,卢刚心情非常低落,他一直都想找个机会报复山林华和几个教授,但是他还是忍着,因为他还要拿到博士学位,让全家人得到荣光。

反观山林华则春风得意,在短短的一年里,山林华与戈尔咨教授及史密斯教授共同在JC只上发表论文,对能够阻碍通讯的“地球磁暴”现象提出解释和预测。山林华由此也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卢刚本人

1991年,卢刚终于通过了论文答辩,但是导师却并没有留他下来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想法。这样下来,卢刚只能出去找工作了。由于专业不对口,出去找工作的卢刚屡屡遭遇白眼,最终他觉得这个世界都抛弃了他,所以他决定报复那些他痛恨的人,然后自杀。

作案过程

卢刚在作案前实施了严密的计划,他先是写下了一份报复名单,这份名单就包括导师和山林华。其次他又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持枪证。接着,他到美国一家枪店购买了38口径连发左轮手枪和一把22口径手枪。

左轮手枪

1991年11月1日中午12时02分,卢刚已经打算就在当天下午动手,动手前,他给自己的二姐写下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我昨晚给你打完电话后,一个人哭得死去活来,我死活咽不下这口气。你知道我一生来正直不阿,最讨厌溜须拍马的小人和自以为是的赃官。

卢刚的家信

很显然,卢刚认为山林华之所以获得奖学金是向教授和校领导行贿了。

下午15时30分左右,卢刚进入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的三楼309室,当时该教室正在进行一场专题研讨会。卢刚的导师戈尔咨教授、导师助理史密斯副教授和山林华博士都在其中。

一进入教室后,卢刚找到了一个靠近戈尔咨教授的位置坐了下来,教授以为卢刚是来听课的,倒也没和卢刚交流。

场景还原

研讨会开始后,所有人都已坐下,大家都静静地听着戈尔咨教授讲话,此时卢刚感觉到了时机已经成熟,他猛地站了起来,二话没说就掏出左轮手枪一枪击中了47岁的导师戈尔咨教授,戈尔咨应声爬到地上,卢刚接着又在教授的后脑勺部位补了一枪,确定其死后,卢刚又对着导师助理史密斯副教授的身上连开两枪。

这个时候,在场的所有学生都纷纷往教室外面跑。而看台上的山林华博士还未意识到危险,傻傻地站着,此时卢刚一眼就认出了山林华,他走上前,对着山林华的脑部和胸膛连开数枪。27岁的山林华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场景还原

之后卢刚离开了309室,他一路小跑来到了位于2楼208室的系主任办公室,此时44岁的系主任尼克森正在处理事情,没想到,卢刚进来后二话不说便朝着尼克森头部打了一枪,在却让尼克森死后,卢刚又返回到了309室,他要看看刚刚被他枪杀的三人是否真的死了。

此时他看到,史密斯副教授身边围了很多学生,这些学生正在拯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卢刚见状又给史密斯头部补了一枪,也让史密斯失去了生命。

当然这还不算完,之后卢刚又离开物理大楼来到了生物大楼,他拿着枪,四处寻找着下一个目标,但是他找了很久都没有发现目标。

之后卢刚离开生物大楼又径直向学校行政大楼走去,然后他冲入一楼111室的校长办公室,此时只有副校长安妮·克黎利在,卢刚拿起手枪向安妮·克黎利的前胸和太阳穴连开两枪。当他要离开时,他发现校长办公室里还有一个学生秘书茜尔森,而茜尔森正准备打电话报警,卢刚随即瞄准茜尔森的头部开了一枪,然后径直跑到了二楼203室。

到这里,卢刚似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杀人目标,他鼓起勇气饮弹自尽。

场景还原

整个枪击事件不到20分钟,很快,爱荷华城警方赶到现场,经过初步排查,警方确认卢刚枪杀的6人中有5人当场死亡。

茜尔森被紧急送往医院

学生秘书茜尔森脊椎中弹被紧急送往医院,最终经过医生抢救后活了下来,但是她颈部以下全部瘫痪,至今仍然坐在轮椅上。

事件后续

警方随后也截获并扣押了卢刚在事发前几天寄回国内的包裹、家信、汇款等。而卢刚写给二姐的那封信在之后也被公开,从这封信就足以看出卢刚杀人的整个真相。

遭枪击的六人

卢刚事件很快引起了全球热议,这件事也很快传到了中国。中国各界人士对此事议论纷纷,人们都在声讨卢刚这个杀人狂魔,同时也在惋惜无辜的山林华博士以及其他死去的四人。

当山林华的弟弟山雪良得知哥哥去世的消息后,他在电话中失声痛哭:“我哥哥是苦孩子出身,好不容易才熬到今天,我们全家以他为骄傲,那个人为什么要杀他这样好的一个人!”

据山雪良介绍,山林华自从到美国后,就一直专心于学术,几年来很少回家,但每个月都会给家里打钱。家中还有父母和奶奶,他们身体都不好。山雪良没有勇气告诉家人哥哥遇难的消息,只是说哥哥病了,然后他一个人只身前往美国料理山林华的后事。

师生默哀

1991年11月4日,爱荷华大学的28000名师生全体停课一天,为他们的副校长安妮·克黎利举行了葬礼。同时也为在此次事件中去世的其他四名校友默哀。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事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个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关键词: 爱荷华大学 物理学家 左轮手枪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