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在职考研历程回顾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23 12:06:25

准确的说,我是21年9月份开始的复习,报考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非全日制研究生。暑假要结束时,接到学习的工作安排,我被派到四中校区支援。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内心是有些抵触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路途实在是有些远,将近四十分钟的车程(电动车),同时也意味着中午我将无法回家;二是我有需要去适应新环境,新同事,新的工作节奏,内心多少会有些不安。

正式开学前,与四中柳成华校长有过一次短暂的交流。柳校长为人爽快,真诚,让我相见恨晚。得知柳校长曾在三中本部任教多年,可以说是“他乡遇故知”。

开学之后,没想到一切都出奇的顺利。无论是工作氛围还是师生关系,都让我倍感亲切。就连中午不能回家,也在当下变成了一件美事。

四中有很多住宿生,所以食堂中的饭菜很不错。中午我总能以四元的低价饱餐一顿,之后我会到操场消消食。四中有一个室内篮球场,我还可以独自一人打会儿球,难得享受悠然和闲适。锻炼一会儿,我会回到办公室,开始利用中午的时间复习功课。真可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就这样,我将复习、教学、生活混装在四中这个大集体中,每天都洋溢着充实的满足。

我需要考的专业课是综合物理(力学和电磁学)。先买了两本教材,发现完全无法读进去。我又买了两本配套的习题详解,边看边做。费尽力气,终于挑挑拣拣的啃完的两本教材,不会的只能暂时跳过去。

焦头烂额之际,我在网上找到了2011~2015年的真题,硬着头皮,做了一遍。效果出奇的好,简直仿佛“打通任督二脉”。再看教材,意外发现自己居然能以出题人的心态去审视相关知识和习题,能够确定重难点,复习起来也更加有针对性。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专业课的复习实际上经历了常说的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两个过程。相对较难的是第一个过程,把书读厚,这个过程偷不得懒,也会很费力气。原因是大多的知识点是第一遍学,而且常常需要数学工具微积分的相关知识,所以伴随着物理知识点,还需要努力往回捡数学工具。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有问题,可想而知,必然磕磕绊绊。

完全啃完一遍教材后,通过考研真题,就能够知道题目设置的大致难度和范围,自然一览众山小。第二遍再读起来,有些章节反复阅读,反复推演,有些章节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当然这只是备考,不是做学问办法。

所谓举重若轻,必须有之前“举重”的阶段。正如杨过的经历,只有经历了“重剑无锋”的重剑境,才有可能达到“落叶伤人”的无剑境。

倘若我把复习顺序搞反,先看真题,妄图找捷径,再去读课本,结果就是我的学科知识结构必然不完整,上考场内心必然是慌乱的。

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的赶路,开始阶段努力攀登,拥有重力势能的加持,后期道路往往越走越顺,越走越宽。而倘若前期贪图省力,找捷径,或不向上做功,后期在自己体力精力下降之际,往往会陷入困境,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最终我的综合物理成绩是140,满分是150。

再说那40分钟车程的路途,换个角度来看,我每天就拥有了80分钟的独处时间。而且这是硬性的,我无法逃避。无法改变,就努力把它变成有利的条件。蓝牙耳机成为了我路上的标配。(当然请注意安全,耳机可以只带一个耳朵)。听的节目主要是罗翔说哲学和英文节目。最终考研英语成绩是79分,这对于我这个完全裸考英语的考生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法外狂徒张三”(罗翔老师的出圈绰号)的哲学课给了我坚持下来的勇气和力量。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

最后,感谢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感激考研路上遇见的每一个人。感谢自己做出的这个改变的决定。

It’s never too late to change yourself

改变自己永远不要嫌晚

No matter how old you are

无论你是几岁

No matter how bad your current situation is

无论你目前的处境有多糟糕

If you set a goal

如果你认定了目标

And move forward , step by step

就一步一步向前走

Life could be turned around at any time.

人生随时有翻盘的可能

与君共勉。

稍息片刻,又要出发!下一站见!

关键词: 两条腿走路 知识结构 可能达到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