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同时也非常的“死脑筋”,当他们认定一件事情时,往往十头牛都拉不过来。这一点经常让老师和辅导作业的家长们气得肝颤又丝毫没有办法。
小男孩被老师叫上黑板做连线题,“凶猛的”在“老师”和“妈妈”之间纠结
3月22日,湖南湘潭某小学,语文课上,老师出了一道连线题,左边的词语分别是漂亮的、辛勤的、年迈的和凶猛的,右边的词汇则是老人、妈妈、老师和老虎。
老师布置完题目后,就叫了一名男生上来作答,结果小男生做的每一步都超出她的意料。
只见小男生走上讲台后,二话不说就把“年迈的”连到了“老虎”那里,看到这里,台下的一些同学忍不住笑起来。
可能察觉到情况不对劲,小男孩回头看了看背后的同学,然后把粉笔停留在“凶猛的”前面,眼睛不停地在右边的“妈妈”“老师”的位置上跳动,又回头看了看老师,最后犹豫了一下,把“凶猛的”留给了“妈妈”,把“漂亮的”连到了“老师”那里。
最后,小男孩交的作业就是“年迈的老虎”“凶猛的妈妈”“漂亮的老师”“辛勤的老人”。
很显然,小男孩连线出来的答案跟语文老师设定中的参考答案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连我们这些不是当老师的人也知道老师肯定不想看到这样的答案,但这名小男孩除了“漂亮的老师”答对了以外,其他答案似乎都完美地做错了,错得让人哭笑不得。
随着相关视频在网上曝光,引起网友热议,很多网友看完后,认为他这样做没有毛病,非常有创意,并表示这种题就不应该有标准答案,是老师出得不够严谨。
确实,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小男孩如此作答肯定是要被严肃批评的,但从小男孩的角度去思考,似乎又非常合乎逻辑。在他看来,天底下最凶猛的,非家里的妈妈和学校里的老师莫属,整天管天管地,所以“凶猛的”只能在“妈妈”和“老师”二选一;而在家里,爷爷奶奶又是最勤劳最闲不住的人,所以“辛勤的”跟“老人”是最匹配的;反正都是“老虎”了,“年迈的”也没毛病;考虑到老师似乎很喜欢别人夸她漂亮,所以就勉为其难地把“漂亮的”给了老师。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小朋友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的思维跟老师和家长这些早已思维定型的成年人比起来,十分活跃,切入点也有很大区别,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错的,只是角度跟成年人不太一样罢了。
大人们如果一味根据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来否决在小孩们看来是正确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对孩子创造性、想象力以及自信心的打压,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死板、没有灵性的“书呆子”,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保留一颗童心,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给出的答案,反而能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来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