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曾经是高考状元的母亲,自己却十分“爱玩”。考试做完试题不检查,埋头画漫画挨了骂;学习美术与乐器多年,却中途因为心中的“大侠梦”而耽误学习时间。
韩思雨说自己很不喜欢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死学习,她要让漫画、电视剧、小说丰富自己的生活。
2017年高考之际,这个始终精力充沛的小姑娘笑意盈盈间就搬回了当年广西省文科状元的头衔。
难道真的是实力足够,所以才敢肆无忌惮地我行我素吗?这个女孩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吗?听子牙童趣学生观察为您讲解。
“虎妈猫爸”的家庭教育
出生于江苏的韩思雨有位曾是高考状元的“虎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求严格。
因为工作稍显忙碌,母亲很多时候不能陪在女儿身边。于是一项项硬性规定制定下来,韩思雨在母亲的刻意引导下培养了较为独立的人格,以及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好习惯。
与母亲相比,韩思雨的父亲就相对比较“佛系”。他带孩子时总会拿出不少图画书让女儿挑选,之后自己也任意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阅读。
每每看到妙处,韩爸爸还会忍不住摇头晃脑,嘴角带笑。这样的行为自然会引起韩思雨的注意,她也想知道那厚厚的书本中到底有什么,于是常常把自己的小脑袋凑过去,打断父亲的阅读思绪。
即使女儿调皮,韩爸爸也不会不高兴。一把捞起女儿放入怀中,他能指着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给女儿讲述其中的故事。
很多难懂的情节用语言表述之后,就变成了孩子们能够接受的小动物之间的纠葛,引得韩思雨沉迷其中,忘乎所以。
一壶水,一本书,父女俩这样度过了很多个周末的午后。时间长了,韩思雨自然对书本充满喜爱,就算父亲不在家,她也会自己从书架上拿书看,甚至到了一天不看书就浑身难受。
看的书多了,自然也就为小姑娘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基础,对学习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人没有生而知之者,天才学霸之所以让人们感觉学习特别轻松,游刃有余,只是因为别人在懵懂玩耍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启蒙,或者已经完成了现阶段甚至下阶段的学习,且树立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
韩思雨一直都有一个“最牛学霸”的称号,她比同龄的孩子学得快,记得牢,每每考试总能取得好名次。
小学阶段一结束,小姑娘便因为父母的工作调动,而随着家人离开江苏,定居气候炎热的广西南宁。
不少人初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往往会有一些不适应,或是水土不服。可韩思雨出乎了父母的预料,她似乎是没有所谓的适应期。
在生活上快速调整,在学习上更为厉害。来到南宁第一次参加期末考试,她便拿到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让班里的同学大大吃了一惊。
学习过程,松弛有度
可别因为这个姑娘外表文静,看上去也足够乖巧婉约,就当她是个标准的 “乖乖女”。喜欢读书的韩思雨并不喜欢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
她曾形容自己说:“心里藏着一只张牙舞爪的野兽,对世间大多数的新鲜事物都抱有一定的好奇心,想要去尝试、了解,之后战胜”。
她会在看多了名著书籍后开始向着网络小说进发;会在做作业心生烦躁时拿起滑板出门散心。
这些都还是小事,最让老师们为韩思雨担心的,是在一次考试中,监考老师发现似乎已经写完了试卷的女孩正在草稿纸上画漫画。
当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多小时,于是老师敲了敲她的桌子,希望她能检查一下试卷。
没成想小姑娘只是笑一笑,又继续埋头画画。为此在事后,班主任还把韩思雨拎到办公室一顿臭批,可小姑娘并没有做多改变,只说自己心里有数。
顺顺利利学完初中课程,韩思雨考入了南宁市第二中学都市。这所重点高中里自然是强手如云,也让一直对自己十分自信的小姑娘有了些压力。
“思想造就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韩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韩思雨奉若真理的话。
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转化为动力的。小姑娘第一次认认真真埋头苦学,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可能自身已经适应了松弛有度的学习生活,猛然间上紧发条,韩思雨并不适应。稍作考虑后,小姑娘又回到了之前的学习模式。
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随着心意而动,只要是上进的,她都愿意去接触。
于是在别人夸奖她又会画画又会乐器,琴也弹得不错时,小姑娘转眼迷上了武术。看见武打片里干脆利落的架势,韩思雨随心而起了一个武侠梦。
央求父母为自己报了一个武术兴趣班,当时已是高三学子的她竟然还敢因为武术练习而上课迟到。仿佛能在学习之余做一切自己喜欢做的事,韩思雨也因此成了班级同学们极其羡慕的对象。
要知道大多数学生的高中时期,基本上扫一眼电视和课外书都是罪恶的事,更别提像韩思雨这样,能在大课间里捧着一本漫画书看得津津有味。
“最任性的高考状元”一战成名
高三下学期的一次模拟课上,韩思雨曾因为前一天学武致使右臂受伤,从而没能参加考试。后来这件事还被各科老师反复提及,语言里充满了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也饱含了很多无可奈何。
毕竟她能将成绩固定在年级前三名,就算老师想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也没有什么十分能说的理由。
高考来临的那天,韩思雨前一天晚上还在刷剧。一大早看着睡眼惺忪的学生进了考场,老师们的内心多少都有些崩溃,生怕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学子会马失前蹄。
事实证明这还真是老师们的杞人忧天。高考成绩出来后,韩思雨以681分的好成绩夺得了广西省的文科状元,成功被清华大学经济金融与管理专业录取。
一场考试与同学们接受采访时说的“状元日常”,韩思雨有了个“最任性的高考状元”称号。
她说过自己不喜欢闭门造车,一个人默默加油不如三五个同学抱团学习来得效率高。
比起每天进行题海战术,熬夜刷题,韩思雨更喜欢整理自己的错题集,从犯过的错上去改正,每一次突破就都是大的进步。
学习是一件需要时时刻刻动脑子的事情,往往一些同学妄图靠着死记硬背和废寝忘食的态度来麻醉自己,沉醉于感动自己的刻苦学习中,而不从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当有朝一日被压垮,或是在最终的检验台上被打败,他们就会说:你看,我已经那么努力了,出不了成绩能怪我吗?是老天爷没给我一点机会!
寓学于乐是韩思雨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摸索、试验出来最适合自己,也是自己最愿意接受的生活、学习方式。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