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寒门学子苏贺:615分上名校,每天只吃一块月饼,省钱给奶奶治病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24 12:50:35

父亲患有智力障碍,母亲悄然离开,十几岁的少年和拿低保的奶奶一起撑起了一个困苦的家。

就凭着每月不足50元钱的费用艰难度日,凌晨起,深夜睡,读书就是少年人以为的“改命”之路。

三年苦学,615分造就了贫穷山窝里的金凤凰,可又有谁知道前行路上的泥泞与眼泪呢?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成才究竟要付出多少?

本期子牙童趣学生观察就和大家一起了解,孝顺又勤奋好学的寒门学子苏贺的故事。

破碎的家庭被小小孩童托起

苏贺出生于长春市农安县的一个贫困家庭,爷爷很早去世,父亲患有轻微智力障碍。在那个落后封闭的小村庄,全村人奋斗的目标无非就是一个吃饱穿暖,苏贺一家尤甚。

母亲为了扛起家庭重担,在门前的两亩地里不停打转,忙活着一家人的口粮,好在儿子苏贺十分懂事,自小所处的家庭环境也让这个孩子养成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性格。

结绳偏从细处断,厄运只找苦难人。长期的负重前行使得苏贺的母亲在沉默中爆发,在仔仔细细叮嘱儿子一定要完成学业,考上好的大学,脱离贫穷后,这个可怜的女人用远走脱离了现有的生活。

正在上初中的小苏贺自此没了母亲的陪伴。母亲的离开给了苏贺很大的打击,常常深夜暗自流泪。

生活的脚步不停歇,人也要继续活着,知道了眼泪于事无补,小小少年直面贫穷,没有多余时间来伤心感慨,此时他明白了那个整日忙碌的女人说的坚强活着的意义。

带着年迈的奶奶与生病的父亲,也为了那个走出山村的梦想,他将“知识改命”作为动力,决心要做一个有出息的大学生。

家里的扛鼎者没了,全家人的生存重任就降临到患有轻微智力问题的父亲身上。家里有小苏贺照看,外面做工便由父亲负责。

可哪个工地愿意接收一个“有缺陷”的工人呢?饱受歧视的苏父被拒绝无数次后,只能黯然回到家乡,继续在两亩地里刨食。

父亲想要减轻生活压力的心,小苏贺都懂得,每日放学后也会在父亲身旁帮忙干农活,父与子的感情因此越积越深,说笑间完成日常工作。

一家人劲往一处使,日子虽苦,心里也是有甜。三年的初中生活很快过去,苏贺很是争气,以班级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当地一所高中。

在了解此学生的家庭情况后,学校做出了免除其学杂费的决定。这对苏贺一家来说可是个好消息。

学习上的问题解决一半,但家里的日常开支以及学生在校的生活费,又是一座不小的大山。

初中毕业那个炎热的假期,想要为家庭尽一份力的苏贺瞒着家人外出做兼职,两个月的时间不多不少挣到了一点钱,小小少年喜笑颜开。

品尝到了打工的甜头,他便起了别的念头。不想做家庭拖累孩子决心要辍学打工。

别看苏贺的奶奶文化水平不高,这位老太太可是十分看中教育的。就算没钱为孙子买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料,她也努力在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知道小苏贺的打算后,老人家拿出自己的买药钱,让孩子不要担心,生活费有了,日子也会好起来,好好学习,考上理想大学才是他现在最应该做的事。

知识就是希望,双手能够改变未来

读书是条不平凡的路,它能让看不见希望的家庭重见光明,但前提是有汗水与努力的加持。既然亲人对他充满希望,那自己就一定不能放弃!

进入重点高中,城乡不平衡的教育资源立显。初中时期成绩优异的苏贺似乎转眼成了“差生”,他比不上城里的优秀学生,也经常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

陷入学习困境的他明确意识到,自己需要加倍努力,不然到头来一场空。

教室成了他的根据地,老师办公室成了解答间,就连班里的同学,也是他的“智囊团”,只要是解答不了的问题,打破砂锅也要问到底。

用尽力气学习的劲头,让老师很快喜欢上了这个肯努力上进的男孩,就算名次逐渐升高,苏贺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寝室熄灯后点亮的手电筒光束,课业本轻轻翻动的声响,指针一刻不停地转动。小小的身体里隐藏着无穷的潜力,因为知识,苏贺成了全班人的榜样。

学业慢慢稳定了下来,可奶奶的病情却变得严重了。为了让孙子放心,坚强的老人依旧瞒着家人将自己买药的300元钱给苏贺当伙食费。

聪明的苏贺接过钱偷偷流泪,他哪能不明白奶奶的良苦用心。为了省出奶奶的医药费,他坚持每星期花10块钱买一袋月饼,每天只吃一块,实在撑不住时才会多吃半个。

很多时候,他都是用学校的自来水饱腹,为了省钱,他可谓是用尽了全部招数。

每月只用50元,苏贺做到了,他将剩余的250元买了药递给奶奶。面对老人家的疑惑,小少年撒了个善意的谎言——这是学校奖励的奖学金。

开心不已的奶奶就这样放心地收下了药品。一眨眼就是一年,直到奶奶去参加家长会,才从别人口中得知学校根本没有设什么奖学金,这些买药钱都是苏贺省吃俭用留下的。

为了让日益消瘦的孙子得到营养补充,奶奶每天会悄悄在孩子背包里放两个熟鸡蛋,这是老人深切的爱,自感无以为报的苏贺更加坚定了学习之路,他要用双手改变一家人的未来,走上理想坦途。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自强是生命的底色

18年的努力一朝面临考验,高考的独木桥上摔下来了太多学子,但苏贺是成功到达彼岸的一位。

615分,村里走出了个大学生,东北大学的通知书飞进家门的那一刻,苏贺看到了之前付出良多汗水的自己,也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不信命的孩子用努力一样可以将命运紧攥手中。愿意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学子,终会学有所成。得益于网络消息的传播速度,苏贺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许多爱心人士纷纷捐出善款,资助这个贫困学生。

而已经进入大学校园的苏贺在学习之余,也经常勤工俭学,不让家人的希望落空,也不让好心人的善意白费。

当初考虑到家人的病情,苏贺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大学,如今在他的照顾下,奶奶与父亲的身体逐渐好转,一切正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苏贺出生贫寒,却不肯向命运低头,进入一所好大学,他抓住了改变的机会,但未来能否鲜花着锦,还要取决于自身的努力。

很多人埋怨生活使人劳累,但没有看到不上进的自己拖累了生活。不愿付出的人很少会有回报。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勤奋的人也可以有挑战天才的可能,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有什么道理不上进呢?

苏贺不是真正的天才,他只是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每日付出多一点,收获就多一些,以后的日子就多出一部分可能。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关键词: 物理学家 智力障碍 基本概念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