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寒门孝子”杨堋,父亲辛苦挑沙供他读书,高考674分终圆梦清华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24 12:32:44

在怀化市第三中学的高考录取金榜上,18岁的杨堋以理科674分的优秀成绩位居榜首,拿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当别人问他是不是第一名时,他谦虚而又腼腆地说“不知道,我只知道是全校的第一。”

当接着问下去,男孩一时心中酸涩,略带哭腔说出“我爸爸每天挑200担沙石供我读书”。在周围人感叹寒门总算熬出贵子,不用继续吃苦时,有谁看到男孩眼中对过去生活的缅怀与释怀?

本期子牙童趣学生观察就和大家一起了解,眼泪背后是深沉父爱的少年人杨堋的故事。

不信命就要坚定负重前行

湖南省怀化市下偏远的瓜平村,这里住着杨堋一家人,祖辈世代务农,到了他父母这里也毫不例外。

家中上有生病在床的老人,下有杨堋和妹妹两个孩子,老人家平时生病的医药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加上子女的学费,贫穷的家庭只有一天比一天穷,日子一年比一年难过。

在我国辽阔的版图上,星星点点遍布的山村里,这样令人忍不住叹气的故事正在日日上演。而生于这样家庭的孩子,大多会在各方的压力下,早早放弃读书为家中贡献一份劳力。

虽缓解了眼前的困难,但也让“放羊”的故事一次次重演,让一个家庭往下依旧无法从贫困的魔爪中逃脱。

大人问孩子:“你放羊干什么?”

孩子说:赚钱。

可赚了钱呢?

那就是要娶姑娘了。

娶了姑娘生了娃呢?

那就接着放羊。

放羊的主角代代更替,但故事却一直流传,毫无改变。

这样一眼就能望到尽未来的现实摆在杨堋父亲面前,没读过什么书的“老农民”,打定主意坚持要让孩子闯出大山,他相信村里墙上涂写的白底大字:知识改变命运!

决定咬着牙立下了,那么行动也要拼着命地跟上,就算要靠一个人承担起全家的重担。杨堋的父亲将地里的农活放下,开始白天在百公里外的沙厂工作。

每天200担砂石,20000斤,十吨之重,晚上在厂里帮忙焊接。父亲的身影子在杨堋眼前移动,也让这个略显沉默的孩子紧抓每一丝光阴,扛起家人“用知识改变未来”的期待。

自此来看,负重前行的不仅是父亲,还有儿子。

小时候的杨堋不知道读好书究竟有什么实际用处,但他知道分数意味着什么。

懂事的他,既没有抱怨过家中贫寒,也没有因此而妄自菲薄。将父亲辛苦担沙的背影牢牢地印在心里的孩子,发誓要给父母衣食无忧的晚年。刻苦学习就是他最大的付出。

每天天不亮的晨读,午休做不完的习题,晚间灯下看书的身影,杨堋就这样坚持了十年。

他对待自己的学业,有着一套别样的“管理”方法,就好像上了发条一样,每日的计划行进到哪里,他均做到心中有数。

上课积极表现,不懂的地方下课及时请教,他将学习当作自己学生阶段的“事业”。不过幸好的是,他并不觉得自己的“事业”无聊,反而乐在其中。

足够努力就可以足够精彩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变得出类拔萃的少年人,优秀到学校为其减免学杂费的同时,还给予了学习补助,杨堋成了当地人夸赞的对象。

直到2014年高考的那一刻,全家人的希望,全村人的目光,全湖南省的焦点全部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674分的背后藏着偏远地区孩子付出的无数心血。清华大学的一纸录取通知书,让这家人喜极而泣。

闻风而来的媒体记者着重采访,而喜笑颜开的孩子在听到“家人是不是付出了很多”时,可能是再也压抑不住多年的情感,他说出了那句让人心疼不已的话:“我爸爸每天挑200担沙石供我读书”。

热度褪去,兴奋之情得以冷静,很快问题便浮上心头。对这个家庭而言巨额的学费可是个大难关。

那个夏天,杨堋与父亲一起在骄阳下挥洒汗水,不同的是父亲满面笑容,杨堋满脸心疼。只有亲身经历了,他才知道家里顶梁柱究竟顶住了多大的压力与重量。

当年的9月,杨堋进入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因为当时的清华大学有定向招生计划,不仅能对学费有所减免,而且每个月还能有500元的补贴,条件则是毕业后必须到相关部门进行五年的工作。

在此之后,寒门少年杨堋在完成自己本专业的学习后还辅修了第二学位——清华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优秀的人从来不会有了客观的成就而忘记了努力的初心。

在此之后有人问过杨堋,接受了定向培养就可能意味着被限制了一些自主发展的机会,也可能会被禁锢,从而失去更多选择。

而杨堋的回答却是:只要足够努力,他仍然可以活得足够精彩。

有人把杨堋的经历与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作比较。仲永因为父亲的耽误,最终“泯然众人矣”。

而相较之下,人们开始夸赞一个“优秀”的父亲对于孩子的未来,有着多么重大的影响。不过在此之前,可是没有一点报导说杨堋有着像仲永一样过人的天赋。

他迄今为止仲永最大的相同点,也仅仅是都出生寒门而已。所以杨堋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于努力的精神,在于不放弃的意志。

如果对于学习有着自己的目标,那么能做些什么就是决定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在这一点上面,这个年轻人无疑是学习上的“巨人”。

现在的杨堋已经进入了我国某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也就意味着他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相关工作者。

曾经腼腆的少年正在以超强的毅力与勇于前进的决心,成就自己不一般的新生。

吃过的生活苦,都会变成未来甜

以前有一位功成名就的斯诺克选手经说过“打球有钱赚,读书没有用”的言语。在当今部分人认为金钱至上的同时,杨堋的家人一直支持孩子不懈学习的事迹就显得尤为难得。

“书中自有黄金屋”,听起来是一句老掉牙的话,但在寒门的世界里,真理无外乎此。

看见他人的成功似乎极其容易,于是想要“走捷径”的人开始变多,但基础不牢固的时候,上层建筑总有坍塌的一天。

那位斯诺克选手在前进不久后跌下了神坛,成为了一些小文章的谈资,就是最好的证明。

杨堋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付出,尤其是他的父亲,这位一家之主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极为合格的榜样。

杨堋的故事有多励志,其父亲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就有多庞大。而举家之力培养出来的孩子,自小吃了多少生活的苦,以后就会转化出多少生活的甜。

人生有多少不确定性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赶上现在大好的时代,杨堋的未来向着美好的方向而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现在的山村正在一点点发展,现在的乡村孩子也慢慢得到了更多社会资源,摆开“贫穷”二字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多。

杨堋的故事并不是他个人的成功,也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产物。相信他的事迹能在之后激励一批又一批的寒门学子,让他们有走出大山,走进理想生活的信心。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关键词: 清华大学 物理学家 录取通知书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