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很多家长,心目中最好的职业,就是有编制的工作。所以这些年,考编大军越来越壮大,很多名校生也加入了考编的行列。
这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紧张,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再加上这几年疫情形势严峻,很多企业薪资都降低了不少,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孩子去私企。这时考编就成了很多大学生的首选,有的计划考教师,有的计划考公务员,家长们也是大力支持,也希望孩子能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
考编大军这些年越来越多,据权威调查显示,2021年,清华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人数占比为69.9%,可见编制热有多厉害,有人甚至说“宇宙的尽头是考编”,现在毕业后不考编的学生可能越来越少了。
连清北的毕业生都选择了考编制,其他院校的毕业生就更别说了,很多同学很早就开始了考编制的准备工作。
如果可以重来,我不会支持孩子考编。
编制内的工作好吗?我想大多数人感觉还是不错的。至少待遇稳定、旱涝保收、没有失业风险,社会地位和各种福利还好。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支持孩子考编制。
王阿姨也是其中的一员,曾经也非常支持孩子考编制,但是现在她又后悔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王阿姨的儿子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一本院校,学的是文科,确实不太好就业,于是就想考当地的公务员,家人也很支持。为了能让孩子尽快上岸,王阿姨还给孩子报了考编制的辅导班,交了近五万元。孩子也很努力,也不出去找工作就在家复习备考,谁知道第一年没有考上。但孩子不死心,想再复习一年继续考试,于是王阿姨又给孩子交了五万元的辅导费,又复习了一年。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第二年孩子依然没有考编上岸。
已经付出了十万元钱以及两年的光阴。王阿姨一家劝孩子,不行就别考了,出去找工作吧,什么工作都行,只要能养活你自己就可以。但王阿姨儿子不干,死活还要复习,说考不上我就不出去找工作,丢不起这个人。
孩子为了考编制,整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除了吃饭不出房间,也不和任何人交往。看着孩子的状态,一家人都很担心。如果明年还考不上呢?难道就这么一直下去吗?
现在王阿姨后悔极了,早知如此,就不支持孩子考编制了,现在孩子完全陷进去了,经过两次打击,性情大变,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了。
编制内工作看似很好,但每个孩子还要慎重选择。
这些年,考编很热,好像只有考上编制才算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事实上,编制内的工作并未大家想象得那么好。
第一:编制内的工资都不太高。
不管是公务员还是老师,事实上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都不高,也就两三千元,比外面的私企也不强多少。如果家境普通,考编肯定不能让你快速买上房子。
第二:编制内的工作并不轻松。
很多人以为编制内的工作都很轻松,事实上真的错了。比如现在的老师,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清闲,各种考核压力也是很大的。比如公务员,事情也非常多,就像这两年疫情,冲在最前边的永远是公务员。
所以,编制内的工作并不适合每个人。如果你家境普通,想多挣钱改变家族的命运,最好不要来体制内;如果你想过非常轻松的生活,也不要来体制内,因为真的并不轻松。编制内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所以每个人一定要慎重选择。
考编要有充分的准备,世界上不止编制一种工作。
王阿姨的孩子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一门心思只考编制,考不上也不寻找其他出路。
考编的同学在考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要准备考出好成绩,但也要准备接受失败,因为每年考不上的人太多了。现在考编制的人非常多,不亚于高考,竞争也是非常的厉害,有清北的学霸,985的高材生,也有三本、二本的毕业生,大家都在努力,所以谁想轻而易举地胜出都不容易。
如果考编不成功,就要想办法找其他的工作,不要再反反复复的复习备考了,人生有几年,不要把太多时间浪费在复习考试上。实际上社会上机会多的是,好工作也很多,不要只认准编制这一种工作。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