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一早笔者“冲浪”的时候就惊讶地发现,平时热衷“修仙”的一些学生,今天醒得格外早,仔细看了一下动态更是惊讶,原来这些学生昨天根本就没有睡!
回想一下,上次为了成绩辗转反侧,好像还是上次。虽然笔试已经结束,考好考坏都是定局,但学生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那一颗随着时间推进而激动的心。
就这样盼望着、盼望着,二月末了,考研笔试出分的这一天来到了,可学生们却并不敢即刻点进去,这是为啥呢?
400分大佬晒考研初试成绩单,评论区一顿猛“吸”
虽然“迷信”并不可取,但中国人看重“风水”是从古至今刻入DNA的,因此学生们无论是在考试前还是出分前,总要搞些平时看起来“迷惑”的小动作。
比如穿红戴紫,比如转发锦鲤,又比如——吸“欧气”。就像这几位先晒出成绩的“大佬”评论区里,就是一片“吸吸欧气”或者“沾沾喜气”的学生,那么“大佬”们的成绩到底什么样呢?
首先晒出成绩的是几位计算机专业的大佬,一般只有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才敢于晒成绩,这几位学生也是如此,一位422分,一位425分,一位438分,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而同样晒出成绩的还有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哥大姐,分别得到了419分和422分,这让很多的学生在拼命“吸欧”涨胆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果然人和人终究是不同的啊。
一般的学生得到350分左右就已经觉得自己家“烧高香”了,这几位学生直接400+!还“+”那么多,尤其是那位438分的学生,让笔者一度十分险恶的怀疑他是不是P上去的。
而更令人瞩目的还是这几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只能说,随便拎出一个都是笔者无法企及的高度了,最高的学生甚至拿到了137分,光在数学这一项就打败了一大批学生啊!
这一次晒出400+成绩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对于旁观者来说就是欢欣鼓舞,但同为竞争者的其他学生则是更加焦虑,毕竟如果有这么多400+的学生,是不是就意味着复试线又要拔高了呢?
初试已经出分,考研学生应该如何应对?
虽然如今网上已经有很多“大佬”晒出了自己的超高成绩,但学生们应该知道,这其中有针对“大佬”,但也有一些是为了“博眼球”才发出来享受热度的,不一定就代表高分者很多。
对于考生而言,目前是初试出分阶段,但也是复试冲刺阶段,考试还没有结束,因此学生不要受太多外界影响,也不要在查与不查上纠结太久,早点查到分数,好做下一步打算。
初试必然会筛掉一部分学生,这也就造成了两种结果,一部分学生成功过线,进入复试准备阶段,而另一部分学生榜上无名,进入纠结阶段,两种结果必然要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如果学生成功过线,那么此刻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心态,学生要客观理性的对待自己的名次和成绩,切忌沾沾自喜,尤其是高分的学生,最容易因为这一点被“黑马”们超越。
以往有很多这样初试分数很高,却在复试时因为发挥不良而落马的学生。毕竟初试只占一部分分数,如果因为疏于准备,导致复试没有通过,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而对于榜上无名的学生来说,此刻就有一个异常严峻的问题摆在眼前:是调剂呢?或者是放弃考研去找工作呢?还是再战一年呢?
关于是否需要考研调剂,要问自己的三个问题
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学生还是不想轻易放弃的,因此会更加注重“调剂”这个问题,毕竟调剂的话就可以拥有上岸的机会,但调剂也不会百分之百成功,还会耽误学生就业的黄金期。
但实际上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发展路线规划,和实际情况去做抉择的,学生首先就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如果要调剂,那么调剂失败的话,自己能否接受?学生应该提前预判最坏的可能性,考虑自己的适应度,再做出下一步的计划,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地方“蹦迪”是很危险的。
毕竟就算调剂成功,之后的专业也有可能是学生并不喜欢的,如果学生没有思想准备,很有可能会被读研期间的繁忙和研究难度击溃,这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如果要找工作,那么问问自己本专业的工作市场怎么样?如果专业比较冷门,就业学历门槛又比较高,学生可以考虑参加调剂,万一有机会上岸也是不错的出路。
第三,如果再战一年,学生是否能够坚持下去?毕竟22考研就已经比去年涨了整整80多万人,料想明年考研人数更多,难度更大,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还是尽早投入工作,不要错过黄金期。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