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素有足球城市之称,有着光荣的足球传统。在近些年,广州市的足球发展从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社会足球、职业足球等多方面整体谋划,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足球热潮下,95后香港青年潘志明也从中找到了商机。
不知不觉,潘志明国外学成归来已经两年。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他选择了广州作为自己实现梦想的创业起点。他在荔湾区开设小蜜蜂足球俱乐部,希望能将“快乐足球”的理念,在广州这座足球城市中传播开来。他更期待,能将自己在国外学到的专业足球技法,结合中国的足球文化为内地青少年提供最合适的足球培训技能,在训练中提升青少年的意志力和团队精神。
他来自足球之乡
曾立志做足球运动员
“我来自足球之乡。”
虽然是香港人,但潘志明祖籍梅州。他对内地一点不陌生,年幼起便时常跟着家人粤港两地跑,他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梅州乡下度过,并且曾在梅州中学读书。潘志明也曾是足球小白,上了梅州中学后,在同学影响下才开始接触足球。
足球是梅州中学的传统项目,该学校校队曾在全国及全省赛事获得佳绩,原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国家队队员王惠良、杨宁等足球名将也都是梅州中学的校友。
在梅州中学读书期间,潘志明每天放学便和同学到球场练习1-2个小时。勤奋练习过程中,让潘志明获得了更多表现的机会,从足球小白晋级到校队成员,更多次代表学校出赛,还获得不错的名次。
“在梅州,足球氛围非常浓厚,有的同学会把足球作为终生事业看待,更是以此作为高考时的特长加分项进入专业学校就读。”潘志明告诉南都记者,他高中期间便通过国家二级运动员考试,也想过走专业路线,但是最终选择了读大学这条路,并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广告专业,“当时也没想好未来是否要从事体育相关的工作。”
潘志明的足球梦没有因为大学学业而结束。在北京读书期间,潘志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一家足球俱乐部打零工。这是一家外籍人士参与的足球机构,主要面向青少年展开培训,其培训模式轻松有趣,跟别的培训机构不一样。这让潘志明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国团队会更倾向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不仅仅只是传授专业技法,让孩子们在娱乐中不自觉地爱上这项运动。”这让潘志明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事业。
将兴趣变事业
带着国外体育管理理念回广州开设培训机构
光是有梦想不够,实现梦想需要规划。
大学毕业那年潘志明立下决心往专业足球方向发展。2017年,他前往英国学习体育管理专业,期间还特地加入切尔西球队的训练营,学习更为专业的足球技术。
“切尔西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球队。我在切尔西队参加了半年的训练,主要就是学习足球训练知识,也在一线感受了国外的培训模式。”潘志明告诉南都记者,他发现,国外足球俱乐部的青少年足球培训更注重培养兴趣,用各种手段激发孩子的足球热情,等你真的喜欢足球了,技术就自然而然成为标配。这跟他自己在内地参加培训的体验很不同——当时他一直被教导练习技术,喜不喜欢,不是培训的目标。
“两种不同模式的足球培训各有好处,但要看教练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权衡。”在潘志明看来,作为教练员要认识队员、了解队员,教育模式要因人而异才能让每个队员在球场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习的过程中,潘志明也在心里描绘出了未来发展的蓝图,他希望将英式足球的培训方式带回中国。
2019年,潘志明结束在英国的学习。他选择广州作为事业的起步点,“广州的足球氛围最好,也是最有足球产业基础的城市。”
潘志明在广州并未急着马上开公司,他先花了半年的时间深入社区做市场调研。他利用网络通过app寻找合适的场地,分析周边顾客群体以及同类培训机构的情况,另一边也开始着手了解港澳青年创业的各项政策,希望从中获得帮助。
他告诉南都记者,当时广州市场上的足球培训俱乐部外籍教练比较稀罕,而他选择老城区,是觉得孩子基数大,最终,他将机构设置在荔湾区西湾路附近。他在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工商注册、税收等手续,并迅速投入到运营中。
希望将足球的快乐传递给更多青少年
2020年6月,潘志明的机构正式开门迎客。
为了打开学校知名度,他通过与知名体育用品机构合作的模式在市中心展开推广,“一开始是作为免费课程的形式赠送给消费者,也是从那时开始积累了第一批学员。”潘志明介绍,当学员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产品也开始有了对外输出的模版,让前来的顾客可以更直观地体验课程内容再判断是否报名参与。事实上,这类营销模式和培训模式在国内并不少见,差别与其他机构,外籍教练是潘志明的招牌之一。据了解,目前教练主要来自南美地区,为了让孩子们能够透彻理解外教老师的上课内容,常规上课规程中还会搭配一名中国籍教练。
培训课上,潘志明围绕“More than Football”的理念,从技术表现,心理因素,运动能力,社交能力四个方面帮助孩子成长。这也是他自创的培训模式,将自身所学融会贯通,将中外足球培训的优秀做法有机结合,“内地足球培训重视技术,英国的培训重视社交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身体能力。将两地做得好的内容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足球练习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足球文化所带来的快乐和正面积极的影响。”
在潘志明看来,足球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一直鼓励他坚持到底。通过足球也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除了收获健康体魄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很多朋友。“这是一项让你爱上就一辈子不会抛弃的运动。”他希望将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的青少年。
建议香港青年:
多来内地走走看看,市场机会大
开业大半年的时间里,潘志明从零开始积累了上百位学员,让他初尝创业的甜头。然而挑战也随之出现,更是让潘志明一度陷入茫然。
2021年的夏天,荔湾区疫情爆发,机构面临停运两个月的情况,也错过暑期最佳招生时间,“那时刚刚实现盈利,对于第一次创业的我们来说,一开始完全不知道要怎么面对这个冲击。”有危必有机,一方面配合防疫工作主动暂停培训,另一方面潘志明也开始梳理反思机构所存在的不足,趁机优化升级培训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机构的培训业务扩大到了校园内,通过和学校合作的形式开展球类课程,培训的内容也进一步扩大到网球、排球、乒乓球等。“这里的市场非常大,公司不能只在一条路上走到底,需要更开阔的眼界,才能获得更多机会,创业的路才能走得更远更踏实。”而未来,他还希望可以和知名的球会合作,为优秀的青少年选择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
作为创业初哥,潘志明也建议香港青年在疫情后多来内地走走看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各项配套也让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享受到了便利,有专业的机构帮忙我们完成各项工商注册手续,也有青年公寓解决创业初期的住宿问题。如果条件符合,还能申请政府补贴,适时减轻资金负担。”潘志明坦言,在广州创业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心。他也提醒香港青年在开始创业前要对自己的事业有清楚的规划,不要盲目和冲动,“想清楚,调查清楚市场机会,然后就放心去做吧!这里的市场真的非常大!”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实习生 马晓毅
图片受访者提供
视频:南都记者 林耀华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