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和班主任一起读点兵法丨四、论“攻心”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26 21:55:01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也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万老师认为这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

今天我也想谈论两点:一是攻心而非诛心,二是攻城而不屠城。

1.

攻心而非诛心

我们为什么经常会首先想到攻城,而不是想到攻心?

因为攻城是体力活,是机械动作行为,是更简单粗暴的,说白了就是更不用动脑子。

而攻心是思想活,是需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还要和学生换位去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还要去琢磨怎么对症下药,最后再采取行动措施。这比举起教鞭就打、张开喉咙就喊复杂多了。

所以攻心是一个“慢教育”的过程,可能一个问题要很长时间的持续“进攻”才能见到效果,但是一旦见效,就是“治本”了。

《一声叹息》记叙的邓婕同学的改变,就是典型的“攻心”事例,万老师经过近一学期持续有意识地对她微笑、坚持温和的要求她完成作业、课上肯定她回答中对的部分,就是这近一个学期的持续“进攻”,攻破了那扇紧闭的心门:学习成绩能及格了,脸上灿烂的笑容回来了......

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词:静待花开。其实我们在面对学困生时,确实要有静待花开的态度,但是“静待”不是不作为,“攻心”就是“静待”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事情。网上有一句对静待花开的解读:静待花开,不是对过程的不作为,而是坚持努力付出,然后对结果的不强求。

是啊,邓婕考六七十分的分数,不能说是优秀的成绩,但是万老师能够让她从不学习到考及格,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读了这章,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攻心是改变学生心灵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的过程,学生心智还不成熟,所以在有一些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教师使点力,学生的心灵塑造就有了正确的方向。

攻心而非诛心,就是度的把握了。

要攻心,首先教师要把握住自己的心:有爱心、有公心、有耐心。把握好了度,攻心这一剂“治本良方”就能“药到病除”。

2.

攻城而不屠城

攻城为下,其实是提醒我们不能“甚好之”,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攻城就有“恃强凌弱”之嫌。

“佯攻”还是可以的,且有时是需要的。一边佯攻城,一边真攻心。

万万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屠城”。

有时候我们怒火上来了,又没有意识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因为某个同学的问题对全班同学大发雷霆、施以惩罚,结果就会师生离心离德,害莫大焉!

2021年12月18日,溶江河畔

关键词: 攻城为下 做的事情 还是可以的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