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郑燮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古至今都是备受人尊敬的,但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老师们却变得越来越难了。
老师,一个表面风光,背后却很心酸的工作
前一阵子“江西70余名公立学校老师集体辞职”事件,又一次将教师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多人都觉得。
教师作为大众公认的“铁饭碗”工作之一,工作性质稳定,福利待遇也很乐观,每年还有两个带薪的寒暑假,社会认可度又很高,为什么还会出现离职,而且一次还这么多人的情况。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些表明风光的背后,老师们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难处,由于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缺少师德的“害群之马”。
严重损害了教师群体的形象,最终导致了大众对老师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备受关注,让老师们“压力山大”。
再加上因为工作性质带来的一身的职业病,以及与付出不成正比的薪资,让很多老师更是力不从心。
虽然现在相关部门,也在不断的提高老师的薪资待遇,但事实上一些基层的老师,薪资依然不是很高。
老师的薪资一般都是由,岗位工资:于与职称有关,职称越高工资越高、薪级工资:与工龄有关,工龄越长薪级越高。
绩效工资:就是当月的绩效考评工资、各种津贴补助:包括车补、地方性津贴、教龄津贴等。
而其中岗位工资是组成全部薪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根据职称从三级、二级、一级、高级、正高级,分为五个等级,岗位工资也会依次越来越高。
虽然教师职称可以给老师带来更多的薪资,但是想要考到更高级别的职称,是十分困难的,并且不花上一段的时间是没机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师的薪资并不是很高的原因。
教师职称究竟有多难评上
首先就是得有职数,职数指的就是职称评定的名额,一般一个地区的教师职称的职数都是有固定的数量的,如果没有老教师退休,或者是一些其他原因将职数空出来的话,其他老师是没有机会的。
其次就是老师的学历对,职称的晋级有直接的影响,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学历晋级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再有就是职称评定是需要老师准备论文的,并且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地区,论文的标准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同。
最后还要有优质课,从区县级开始,再到市级、省级、最后到国家级,每个等次对职称的评审参加差别就很大,能够拿到省级的优质课,能提高职称评定的优势。
分析:总之教师职称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评选上的,同时过程还是相当复杂的,很多一线老师可能岗位上奋斗了十多年还没有评选上职称。
并且为了职称的评选,老师们在家长和同学们面前更是“直不起腰”,因为生怕出现什么问题,被家长和学生举报,对职称的评选造成影响。
一线老师的春天,教师职称评定有调整,教龄或将成为新的考核标准
为了避免教师职称带来的一切问题,让教师职称评选更加的公平,减少流动性,部分省市像是黑龙江、陕西等的教育部门采纳了网友的建议,已经开始实施了,将教师职称的评选和教龄直接挂钩,而一些其他省市也陆续的准备实施。
也就是说老师达到了一定的教学年限,并且满足各大硬性指标之后,就可以直接晋升,也可以享受对应的职称待遇,这对一线老师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写在最后
职称评选与教龄挂钩后,其实是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积极性的,因为等到一定的年限达到要求就可以直接晋升了,不用再为职称发愁了,这样就可以把心思全部都放在教学上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了。
而且也加固了教师行业的稳定性,因为很多一线老师可能奋斗了很多年,也都没有成功评选上职称,还是拿着微薄的薪资,换谁谁心理不会“打退堂鼓”。
而职称的评选与教龄挂钩后,老师们的心理有了盼头,毕竟只要教龄熬够了,就可以拥有更高的职称和薪资,并且退休后的生活也会更有保证,那自然就不会轻易离开这个行业了。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