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只有5000人的“学霸”村,走出26个博士,128名硕士,600大学生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3-29 05:50:54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

从古到今,底层老百姓想要改变命运只能通过读书。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现代的高考,都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而准备的。

在我国湖南地区,有一个“学霸村”。从表面上来看这个村子和周围的村子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如果你仔细了解过这个村子,你会发现这个村子的历史非常悠久,诞生过很多博士和硕士。

为何会诞生多位博士硕士呢?

该村子名叫秧田村,最早的时候,这个村子也是靠着农耕来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村子的居民越来越相信知识的力量。因此,村民对待教育会格外重视。

一般来说,孩子们闲暇的时候帮家里面干干农活是应该的。但是在这个村子,孩子们闲暇时间都在学习。

据了解,这个村子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人口只有5000。村民们有着一致的想法,那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安安心心完成学业,能提升自己就提升自己,不着急进入社会挣钱养家。

虽然是农村和城市各方面差距比较大,但是只要是认真学习,最终都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对于秧田村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优渥的物质生活,享受不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是更加强烈的。他们深知,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就会丧失,一辈子抬不起头生活在社会底层。

有了祖辈的教导和家庭教育的指引,这个村子的孩子都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后来,村里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集资众筹建立了一个耕读文化馆。文化馆的建立就是要告诉孩子们好好学习,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业有成。

学习能够让一个人成长,成长变强之后,他们也能够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好。

在现实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贫困的山村一直在恶性循环,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务农下地,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自己永远脱离不了贫困,孩子们也将生活在贫困之中。从客观角度来讲,秧田村的教育模式非常值得外界学习。

根据村民的介绍,清朝时期,当地的村民就想过建造一座书院。后来这种思想一直流传下来,没有人不重视教育。为了给一些家庭缓解压力,村子里还有教育奖励基金,凡事达到要求的都可以领取奖励基金。

村民们平时聊天都会以教育为题,有的人家提一些教育的方式方法,有的人家提一些教育理念等等。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村子的人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这股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子已经出现了26位博士,128位硕士和600多名大学生。相信在后续的发展中,这个数字会不断增长。

对于一些村子来说,培养出了这么多的人才是非常难得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的发展,很多身处城市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忽略了学习读书的重要性。相反农村的孩子更加努力拼搏,在学业知识层面上赶超了城市的孩子。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一直都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被西方各国落下。幸好后来我国一些文人志士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思想扭转了局面,最终换来了新中国。

人才对于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从秧田村走出来的人才都能够在各自的岗位反光发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随着人才涌现,我国会发展得更加强大,人们的生活质量会越来越高。

当然了,读书学习还是全凭自觉,如果你的心思不在读书学习上,就算是你付出再多努力,你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干一件事情要踏踏实实认真对待,要不然干脆就别做。

希望学霸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希望将来村子里能够出现更多的人才。

40年前邮票员没完成销售业绩,被迫花96元买下15版猴票,现状如何

那位一夜暴富的支付宝“锦鲤”女孩,挥霍一整年,现状如何?

27岁少女主动表白72岁穷老头,还给大爷生一儿子,现状如何?

慈禧每天早上3点就起床,8点才上早朝,中间这5小时她都在做什么

古代科举考试作弊有多猖狂?贿赂考官是常事,还会因为长得丑落榜

文章题目:湖南有个“学霸”村:走出26名博士,128名硕士,659名大学生文章作者:寻历史真相-Rookie配图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盗用警告:本账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做伸手党!

关键词: 改变命运 奖励基金 的重要性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