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老师的严格与文化传播的冲突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4-08 13:48:03

老师对学生要严格,但严格的本身却不容易传播文化。文化是软性的,需要长期浸淫其中才能有所收获,还要有很强的感悟能力。人们要接受文化,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并不能靠强迫,就好像“强拧的瓜不甜”一样。于是,老师的严格和文化传播之间就有了一种冲突。

老师需要对学生严格,自古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不严,师之惰。”学生要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学习,不能有什么懈怠的心理,也不能总是违反纪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长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严格的老师教育,才能成材。要是太宽松教育,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当然,这是国内的评价标准,也是自古以来流行的教育理念。古代教育非常严格,让孩子从小就背“四书五经”,即便孩子不懂什么意思,也要照着书本死记硬背。这种学习只是一种苦痛,却不是寓教于乐,也不是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要是孩子偷懒,或者写错字,就会被老先生的戒尺打。老先生不会对孩子讲什么情面,也不会给孩子解释太多的书本知识,只是让他们死记硬背。这个时候,是没有什么文化传播的。虽然“四书五经”承载了很多的儒家文化,但孩子们不懂,当然也不会对文化有什么感触。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孩子们就能背过“四书五经”了,还能慢慢理解其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且把每一句话都记住,一辈子也忘不掉了。当然,他们也就理解了“四书五经”中附载的儒家文化,还能用其中某句话为题写文章了。

古代教育的先进之处就在这里,从小时候开始入手,趁着小孩子记忆力好的时候让他们背诵“四书五经”————也就是明清科举考试的课本,背过了就对着这几本书下功夫,理解每句话、每个字,还要能够发挥。那么,小孩子背诵的时候是在严格监管下进行的,而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却是在宽松的环境下慢慢消化的。当然,老师的严格已经给了学生一定的规律,让他们形成了一定的阅读好习惯、背诵好习惯、理解的好习惯,当他们慢慢长大的时候,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四书五经”的文化内容也就被他们逐渐理解了,并且这种理解非常深刻,让他们什么时候都忘不了。就好像现在的孩子小时候背唐诗《静夜思》一样,一辈子都忘不了。

但是,老师严格地传授文化却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只能培养学生学习以及理解的好习惯。也就是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学生要跟着老师学会学习方法和一些知识,但不一定能学到很多文化,需要自己理解。要是老师想传授文化知识,就要变得和蔼一些,变得和颜悦色一些,变得平易近人一些,而不是像平时一样高高在上,对学生爱答不理的。老师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为了保持威严感和神秘感,不能和学生走得太近了,以免被学生看不起,或者被学生调笑。就像领导不会亲民一样,要保持高高在上的感觉,要和老百姓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发号施令没人听。老师不能和学生走得太近了,需要有种威严感,但威严感并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文化属于软性的东西,是用来“克自身”的。长期学习文化,可以化掉身上的戾气,人也就变得温文尔雅起来。文化传播是软性的传播,不是硬性传播,更不是拿着屠刀让人们学习。文化的发展以及同化能力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文化群体的力量为转移的,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那么,文化传播就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尤其是老师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时候,需要变得温文尔雅起来,和平时严格的样子大相径庭。而学生被严格的老师管教惯了,接受文化比较死板,不会变通,就成了文化传播的悲哀。甚至有的学生见到老师变得温文尔雅了,反而蹬鼻子上脸,不好好学了。

曾经蒙古族文化和满族文化都在强制灌输,也都在强迫中原人接受,但经过长期发展,处于劣势的汉族文化反而同化了蒙古族文化和满族文化,再次成为正统。也就是说,虽然元朝和清朝建国的时候武力比较强大,也喜欢推行自己民族的文化,但强制推行的结果并非他们所能预料到的。激化了民族矛盾,到最后不得不承认汉族文化,也不得不接受汉族文化的发展。就好像严格的老师督促学生背诵文化概念一样,并不能准确传达文化的内容和意义。

严格的老师没有什么不好,但要是传播文化,就要变得不那么严格,变得和蔼可亲,就像官员刻意亲民一样,但会造成学生的轻慢,仍然需要强调纪律。或许,严格的老师和文化传播本身就存在着悖论。严格的老师只适合于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至于文化的领悟只能等到学生自己长大后去做了。学习就是修行,文化传播与接受也是如此,修行到什么程度,老师只是引导,剩下的全看学生个人的了。

关键词: 四书五经 温文尔雅 循序渐进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