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潘艳林|幸福的师爱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4-17 08:53:21

幸福的师爱

文 / 潘艳林

“唐老师,您慢点走啊,有空常来学校转转!”

秋风萧瑟,望着老师那微驼的身躯,我弯腰轻轻地拾起飘落在我身边的一片枫叶,捧在手中细细端详,那清晰的脉络就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交织着我远去的记忆,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当年的读书时代……

“哎呦,我挑不动了,我得歇会儿。”上学路上的我,正倚靠在路旁的大枫树下喘着粗气。

或许你会疑惑,甚至会猜测,读书挑东西?是勤工俭学吗?其实不然,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那时候读书环境和条件极差,由于是集中联片办学,又是寄宿制,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五、六年级的每个学生就要用一根扁担挑一个“挑儿”去上学,“挑儿”的一头挑着柴,另一头挑着米、咸菜和书包,“挑儿”的两头就是我们一个星期的口粮,这是那个年代寄宿生的标配。虽是到了八十年代,但我们小山村还没通公路,每次上学,都要挑着“挑儿”走十几里的山路。等到达学校时,一个个都累得精疲力尽……尽管交通条件差,经济条件差,学习条件差,物资匮乏,但我很幸运,在学校这里遇到了一位影响我一生的好校长、好老师——唐艳梅。

唐老师的家就在我们学校旁边的湾子里,每天放学后,家在学校附近的学生都回家了,我们山上的学生就在校住宿。初开学时,大家都想家,也不适应在校住宿生活,更不用说如此简陋的住宿条件了。每天放学后,看着其他同学回家,我们住宿的孩子个挨个的趴在围墙上,望着自己家的方向潸然泪下,说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点也不为过。唐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后,就把我们组织起来,围坐在一起烤着蔸子火,还给我们讲故事,讲学习的方式方法……就这样,她带着我们熬过了最煎熬的在校住宿生活,这也是我们离家住校后,第一次感受到了母亲般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那时候,吃饭也是个大问题,饿肚子的情况时有发生,每到这时候,我们就勒紧裤腰带,兴许只有这样,肚子里的空饿感才会稍微好一点,所以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肚子填饱。那个年代教师工资低,有的老师连自己的家都顾不上,但唐老师却总是把她家种的南瓜、红薯拿到学校来,让厨房的工友放在蒸饭桶里蒸熟,还特意叮嘱要让我们山上来的孩子多吃点,就怕我们饿肚子。

那时候我们家里条件都比较差,穿的衣服也是补丁连着补丁,很多同学玩耍时稍一用力,就会把屁股后面的补丁扯开了,补丁就像一个大蒲扇,走一下扇一下,那真是“走路生风”呀!唐老师每当看到这种情况,总是笑眯眯地说:“你娃儿怎么搞的?又把裤子扯开了!快钻到被窝里把裤子脱下来,我拿回家缝一下。”

记不清老师给我们缝了多少次衣服,带着我们烤了多少次“兜子火”,接济了我们多少吃的……我想也许是年份久了吧,亦或是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至今,每当我烤起“兜子火”、吃红薯、买衣服的时候,想起唐老师来,心里总是暖暖的……

她,在我们学生的心目中,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一位母亲。也正因为她的的言传身教,在我高中毕业后,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三尺讲台,也把她当年对我们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我的学生……

“潘校长,怎么站这儿发呆呢?”

我打了一个机灵,微笑着回答道:“没事,想起了过去的一些事。”

我再次凝视着枫叶上那些莫名的纹络,心里默默地想:“传承这份爱,传递这份温情,应该是对唐老师最好的报答!”

作者简介:

潘艳林,白庙河镇肖家坳小学老师,喜欢游山玩水户外活动。让生活更精彩,人只有在打拼中拼搏,在拼搏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在成长中成功。

关键词: 这种情况 那个年代 经济条件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